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5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纪录片与国家形象文献综述 | 第8-22页 |
·研究方法与相关数据 | 第9页 |
·研究过程与数据分析 | 第9-13页 |
·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13-22页 |
·研究问题与框架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23-25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电视纪录片与国家形象理论分析 | 第25-32页 |
·国家形象概述 | 第25-28页 |
·国家形象内涵 | 第25-26页 |
·国家形象塑造的概念及方式 | 第26-28页 |
·电视纪录片概述 | 第28-32页 |
·电视纪录片的内涵 | 第28-29页 |
·电视纪录片因何塑造国家形象 | 第29-32页 |
第三章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与形象变迁 | 第32-43页 |
·虚幻的形象化表情(1958年—1978年) | 第32-34页 |
·民族复兴中的形象回归(1979—1990年) | 第34-35页 |
·大众文化隐含的形象组合(1991年—1996年) | 第35-37页 |
·多元共生的立体化形象呈现(1997—2010) | 第37-39页 |
·多元化渠道“给力”品牌化形象(2011—至今)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电视纪录片如何塑造国家形象 | 第43-62页 |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分类依据 | 第43页 |
·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类型分析 | 第43-53页 |
·新闻类纪录片中的政治形象构建—即时报道政论与民生,传播主流价值体系 | 第43-45页 |
·历史文化纪录片中的文化形象构建—跨越时空的历史鸿沟,构筑民族形象之魂 | 第45-48页 |
·理论文献纪录片中的时代形象构建—影像文献塑造民族性格,以小见大印证时代发展 | 第48-50页 |
·人文社会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构建—人文关怀塑造可感形象,呈现当代人文精神风貌 | 第50-51页 |
·独立纪录片中的底层形象构建 | 第51-53页 |
·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表现手法 | 第53-56页 |
·故事化的叙述方式 | 第53-55页 |
·国际化的叙事策略 | 第55页 |
·丰富的视听语言 | 第55-56页 |
·中国电视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具体策略 | 第56-60页 |
·选题层面:拓展题材类型全方位呈现国家形象 | 第57-58页 |
·内容呈现:侧重对文化底蕴与民族特征的深度挖掘 | 第58页 |
·创作模式:个性化与市场化的双向结合 | 第58-59页 |
·传播层面:建构传播交流平台推动业界结盟与国际交流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参看电视纪录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