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1、绪论 | 第9-20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第15页 |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19-20页 |
| ·选题的特色 | 第19页 |
| ·内容的创新 | 第19页 |
| ·成果的创新 | 第19-20页 |
| 2、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 ·外部性 | 第20页 |
| ·集体农用地 | 第20页 |
| ·土地征收补偿与补偿标准 | 第20-21页 |
|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 第21-22页 |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 ·外部性理论 | 第22-23页 |
| ·公平理论 | 第23页 |
| ·产权及土地产权理论 | 第23-24页 |
| ·农地资源价值理论 | 第24-26页 |
| 3、集体农用地及其非农化的外部性分析 | 第26-35页 |
| ·集体农用地及其非农化外部性的理论分析 | 第26-28页 |
| ·集体农用地外部性的理论分析 | 第26页 |
| ·集体农用地非农化外部性的理论分析 | 第26-28页 |
| ·集体农用地及其非农化外部性相关数据来源 | 第28页 |
| ·集体农用地及其非农化外部性的数据分析与探究 | 第28-33页 |
| ·集体农用地外部性的数据分析与探究 | 第28-31页 |
| ·集体农用地非农化外部性的数据分析与探究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4、基于外部性理论的集体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现状分析 | 第35-49页 |
| ·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现状 | 第35-40页 |
| ·国外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现状 | 第35-37页 |
| ·我国集体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现状 | 第37-40页 |
| ·农用地征收补偿现状国际比较 | 第40-41页 |
| ·基于外部性的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现状理论分析 | 第41-44页 |
| ·农用地社会保障功能价值的显化 | 第41-42页 |
| ·对残留地与相邻土地的损害 | 第42-43页 |
| ·农用地被征收造成失地农民的精神损失 | 第43-44页 |
| ·基于外部性的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现状案例分析 | 第44-48页 |
| ·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街道办事处长山村村委会集体农用地征收补偿的分析 | 第44-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5、基于外部性理论的集体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公平性研究 | 第49-61页 |
|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集体农用地征收补偿公平标准的规范分析 | 第49-51页 |
|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集体农用地征收补偿公平标准的一个实证分析 | 第51-56页 |
| ·生活支出主要从菜价和店铺租金方面考察 | 第52-54页 |
| ·居住支出主要从房屋租金方面考察 | 第54-55页 |
| ·失地农民生活状况总体变化从就业和生活水平方面考察 | 第55-56页 |
|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集体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公平化路径 | 第56-60页 |
| ·集体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的制定要求起点公平 | 第57页 |
| ·集体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的制定要求过程公平 | 第57-58页 |
| ·集体农用地征收补偿标准要求结果公平 | 第58页 |
| ·给予农地被征收家庭“生活超额支出补助费” | 第58-59页 |
| ·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年龄段农民群体进行差异化补偿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6、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 ·论文总结 | 第61-62页 |
| ·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