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 ·城市湿地公园概述 | 第8-11页 |
|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 第8页 |
| ·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 | 第8-10页 |
| ·城市湿地公园理论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概述 | 第11-14页 |
|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概念及内涵 | 第11-12页 |
|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5-16页 |
| ·自然气候特征 | 第15页 |
| ·生物特征 | 第15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 ·实地调查取样 | 第16页 |
| ·土壤性状指标的测定 | 第16-17页 |
| ·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 | 第17-18页 |
| ·层次分析法 | 第18页 |
| ·综合指数法 | 第18页 |
| ·调查问卷法 | 第18-19页 |
| 3 长治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9-20页 |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19页 |
| ·长治湿地公园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第19-20页 |
| 4 数据来源及指标诠释 | 第20-27页 |
| ·实测数据来源及对应指标诠释 | 第20-25页 |
| ·土壤有机质含量(C_3) | 第20-21页 |
| ·土壤含盐量(C_4) | 第21页 |
| ·土壤pH(C_5) | 第21-22页 |
| ·初级生产力水平(C_7) | 第22页 |
| ·物种多样性(C_8) | 第22-23页 |
| ·湿地保护意识(C_(14)) | 第23-25页 |
| ·河岸及河床优势性植物覆盖率(C_6) | 第25页 |
| ·间接数据来源及对应指标诠释 | 第25-27页 |
| ·人口密度(C_2) | 第25页 |
| ·物质生活指数(C_(11)) | 第25页 |
|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C_9) | 第25页 |
| ·水质(C_(10)) | 第25-26页 |
| ·人类干扰程度(C_1) | 第26页 |
| ·湿地面积变化比例(C_(12)) | 第26页 |
| ·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力度,以及湿地管理水平(C_(13)) | 第26-27页 |
| 5 长治湿地公园综合评价结果 | 第27-34页 |
| ·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27-29页 |
| ·评价指标体系标准的确定 | 第29-31页 |
| ·综合评价 | 第31-34页 |
| ·湿地健康生态系统健康分级标准 | 第31-32页 |
| ·各项评价指标的量化分值 | 第32页 |
| ·综合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34-36页 |
| ·结论 | 第34页 |
| ·讨论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 Abstract | 第40-42页 |
| 附录1:湿地保护调查问卷 | 第42-43页 |
| 附录2:调查样方图例 | 第43-5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