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框架结构的鞭梢效应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引言第11-17页
     ·地震简述第11-12页
     ·塔楼及其震害分析第12-13页
     ·鞭梢效应作用及分析方法第13-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简化模型的提出和建立第23-35页
   ·有限元及ANSYS软件介绍第23-26页
     ·有限单元法第23-24页
     ·有限元的分析过程第24-26页
   ·ANSYS程序简介第26-29页
     ·ANSYS软件的功能第26-29页
     ·ANSYS的两种分析方式第29页
   ·常用的两种ANSYS单元第29-31页
     ·梁单元BEAM4特性介绍第29-30页
     ·Shell63单元特性介绍第30-31页
   ·对比模型的提出第31-33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结构的动力分析第35-51页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35-38页
     ·模态提取方法的介绍第36-38页
     ·振型参与系数第38页
   ·结构的模态分析第38-49页
     ·确定分析参数第39页
     ·自振频率计算结果第39-40页
     ·振型参与系数第40-42页
     ·模态分析第42-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结构的反应谱分析第51-69页
   ·反应谱介绍第51-52页
   ·振型分解反应谱理论第52-58页
     ·基本假定第52页
     ·单自由度模型谱分析第52-55页
     ·多自由度模型谱分析第55-56页
     ·基本参数第56-58页
   ·地震反应谱分析第58-68页
     ·地震反应谱曲线的确定第59页
     ·X向反应谱下的结果第59-64页
     ·Y向反应谱下的结果第64-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时程分析第69-87页
   ·基本理论第69-71页
     ·时程分析介绍第69-70页
     ·地震运动方程第70-71页
   ·地震波的选取第71-73页
     ·地震波选取的意义第71页
     ·地震波的选取原则和调整第71-73页
   ·地震波不同时的时程分析第73-85页
     ·选取地震波第73-74页
     ·确定阻尼第74-75页
     ·模型沿Y方向上的位移响应第75-84页
     ·各模型的结果对比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89页
   ·结论第87-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架结构悬挂吊点中高强螺栓的疲劳问题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对滨海度假酒店特征分析及空间设计原则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