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商标异议制度及其立法实践 | 第11-20页 |
第一节 商标异议制度的概述 | 第11-12页 |
一、 异议制度的概念 | 第11-12页 |
二、 设立异议制度的目的 | 第12页 |
第二节 我国商标异议制度的立法实践 | 第12-15页 |
一、 异议程序的设置从“双置”到“前置” | 第13-14页 |
二、 异议人资格及异议理由范围宽泛 | 第14页 |
三、 从“行政终局裁定”到“司法终局裁定”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外国商标异议制度的立法实践 | 第15-20页 |
一、 《TRIPS 协定》中异议制度的规定 | 第15-17页 |
二、 德国异议制度的立法实践 | 第17-18页 |
三、 欧盟异议制度的立法实践 | 第18-19页 |
四、 英国异议制度的立法实践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现行异议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20-30页 |
第一节 恶意异议泛滥 | 第20-26页 |
一、 恶意异议的概念及特征 | 第20-22页 |
二、 导致恶意异议现象的原因 | 第22-26页 |
第二节 程序有违科学性导致效率低下 | 第26-30页 |
一、 “两级行政、两级司法”的弊端 | 第26-27页 |
二、 商评委作为被告既有违行政法理又加重其讼累 | 第27-28页 |
三、 案件进入“循环诉讼”影响效率 | 第28页 |
四、 “不完全的全面审查”引发程序重复且有违私权属性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商标异议制度的规制对策与建议 | 第30-39页 |
第一节 完善异议制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 第30-31页 |
一、 完善异议制度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二、 完善异议制度的现实价值 | 第31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异议制度的规制对策与建议 | 第31-39页 |
一、 针对恶意异议的规制对策与建议 | 第32-35页 |
二、 针对程序有违科学性的规制对策与建议 | 第35-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