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场所营造方式的初探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7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7-8页 |
·相关理论研究 | 第8-11页 |
·“柔”的基本属性 | 第8-9页 |
·“场所”的概念 | 第9-10页 |
·“柔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关于“柔性”感受获得的讨论 | 第13-25页 |
·柔和的与自然对话 | 第13-15页 |
·自然的时间韵律 | 第15-18页 |
·生动的日常细节 | 第18-20页 |
·时间“包浆”的魅力 | 第20-22页 |
·日常生活中合理的场所变迁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对“柔性”内涵的认知 | 第25-27页 |
·感知自然的“柔性” | 第25页 |
·体会生活的“柔性” | 第25-26页 |
·理解时间的“柔性”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具有“柔性”感受场所的营造方式的探讨 | 第27-34页 |
·整体的场地观念 | 第27-28页 |
·尊重自然的存在 | 第27页 |
·保留生活的痕迹 | 第27-28页 |
·消解形态的手法 | 第28-31页 |
·主体与客体的融合 | 第28-29页 |
·形散意散的布局 | 第29页 |
·消融空间的边界 | 第29-30页 |
·时间与空间的融和 | 第30-31页 |
·精神的升华 | 第31-34页 |
·以景叙情 | 第31-32页 |
·模糊时间的意境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参考书目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