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式古建典型梁柱连接与木结构体系受力性能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课题背景 | 第12-13页 |
·古建筑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汉式古建筑研究 | 第13-17页 |
·藏式古建筑研究 | 第17-19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2 藏式古建筑和多柱式结构 | 第20-29页 |
·藏式古建筑的整体结构 | 第20-24页 |
·墙体 | 第22-23页 |
·楼板和屋面 | 第23页 |
·柱网 | 第23-24页 |
·藏式古建筑的主要木构件和连接 | 第24-26页 |
·藏式古建筑的主要木构件 | 第24-25页 |
·藏式古建筑的连接 | 第25-26页 |
·藏式古建筑的多柱式结构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3 梁柱连接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 | 第29-56页 |
·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连接的结构力学模型 | 第29-32页 |
·一柱式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结构力学分析 | 第30页 |
·二柱式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结构力学分析 | 第30-32页 |
·梁柱连接的ANSYS有限元模型 | 第32-39页 |
·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参数 | 第33-34页 |
·有限元模型的材性参数 | 第34-37页 |
·有限元模型的荷载与边界条件 | 第37-39页 |
·有限元模型的破坏准则 | 第39页 |
·各构件受力状态分析 | 第39-49页 |
·梁柱连接整体受力状态分析 | 第39-41页 |
·梁受力状态分析 | 第41-44页 |
·弓木受力状态分析 | 第44-45页 |
·垫木受力状态分析 | 第45-46页 |
·栌斗受力状态分析 | 第46-47页 |
·柱受力状态分析 | 第47页 |
·暗销受力状态分析 | 第47-48页 |
·接触面受力状态分析 | 第48-49页 |
·水平荷载作用下有限元模型的受力性能 | 第49-53页 |
·梁柱连接的滞回刚度分析 | 第49-50页 |
·梁柱连接的受力性能 | 第50-52页 |
·柱顶荷载对梁柱连接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完整梁柱连接的水平受力性能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4 多柱式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 | 第56-77页 |
·竖向荷载作用下多柱式结构的结构力学模型 | 第56-60页 |
·多柱式结构的结构力学模型分析 | 第56-57页 |
·多柱式结构构件的传力模型分析 | 第57-60页 |
·多柱式结构的ANSYS有限元模型 | 第60-61页 |
·有限元模型各构件受力状态分析 | 第61-72页 |
·梁受力状态分析 | 第62-64页 |
·弓木受力状态分析 | 第64-66页 |
·垫木受力状态分析 | 第66-69页 |
·栌斗受力状态分析 | 第69-70页 |
·柱受力状态分析 | 第70-71页 |
·暗销受力状态分析 | 第71页 |
·接触面受力状态分析 | 第71-72页 |
·竖向荷载作用下多柱式结构的受力性能 | 第72-74页 |
·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与结论 | 第74-75页 |
·与结构力学模型对比分析 | 第74页 |
·与一柱式模型的对比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5 相近构件的变形相关性 | 第77-84页 |
·藏式古建筑木构架变形的种类 | 第77-79页 |
·梁的下挠 | 第77-78页 |
·柱的扭转和雀替的歪闪 | 第78-79页 |
·藏式古建筑相近构件变形的相关性 | 第79-83页 |
·梁柱平面内的结构变形 | 第79-82页 |
·梁柱平面外的结构变形 | 第82-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4-85页 |
·梁柱连接模型 | 第84-85页 |
·多柱式结构模型 | 第85页 |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作者简历 | 第91-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