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法国新浪潮”对于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王家卫电影作品的影响 | 第11-21页 |
·存在主义美学对新浪潮的影响 | 第11-13页 |
·基氏与王氏电影作品中存在主义倾向形成原因 | 第13-14页 |
·“法国新浪潮”对于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作品的影响 | 第14-17页 |
·对于自我存在价值的关怀 | 第15-16页 |
·冷静的旁观者 | 第16-17页 |
·“法国新浪潮”对于王家卫电影作品的影响 | 第17-21页 |
·人生的荒诞性 | 第18-19页 |
·以“寻找”为母题 | 第19-21页 |
二、基耶斯洛夫斯基与王家卫电影作品中对孤独主题的表现 | 第21-26页 |
·基耶斯洛夫斯基富含哲理的表现手法 | 第22-23页 |
·王家卫作品情绪化的表现手法 | 第23-25页 |
·基耶斯洛夫斯基与王家卫作品中对孤独主题的表现的比较 | 第25-26页 |
三、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王家卫电影中艺术手段的运用 | 第26-37页 |
·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王家卫电影中符号化的运用 | 第26-28页 |
·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王家卫电影中碎片化方式的运用 | 第28-31页 |
·碎片化方式的原因 | 第28-29页 |
·碎片化方式之流动的角色 | 第29-30页 |
·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王家卫电影中的碎片化方式的比较 | 第30-31页 |
·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王家卫电影中的剪辑手法 | 第31-37页 |
·基耶斯洛夫斯基开放性的剪辑手法 | 第32-34页 |
·王家卫错综复杂的剪辑手法 | 第34-35页 |
·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王家卫剪辑手法比较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