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金融隐私权制度概述 | 第13-25页 |
·金融隐私权概述 | 第13-18页 |
·金融隐私权的概念 | 第13-14页 |
·金融隐私权的特征 | 第14-15页 |
·金融隐私权的权能 | 第15-16页 |
·金融隐私权的发展 | 第16-18页 |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价值 | 第18-20页 |
·体现了实现人身自由的价值 | 第19页 |
·体现了私权对公共利益抗衡的价值 | 第19页 |
·体现了对人格尊严的保护 | 第19-20页 |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 | 第20-25页 |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内在要求是金融隐私权的财产属性 | 第20-21页 |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客观要求是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第21页 |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现实要求是网络银行的发展 | 第21-22页 |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必然要求是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 | 第22-25页 |
第二章 国外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及其借鉴 | 第25-35页 |
·美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 | 第25-28页 |
·《银行保密法》 | 第25-26页 |
·《隐私权法》 | 第26页 |
·《公平信用报告法》 | 第26页 |
·《金融隐私权利法》 | 第26-27页 |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 第27-28页 |
·欧洲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 | 第28-31页 |
·英国 | 第28-29页 |
·德国 | 第29页 |
·瑞士 | 第29-30页 |
·欧盟 | 第30-31页 |
·国外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借鉴 | 第31-35页 |
·美国和欧盟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之比较 | 第31-32页 |
·美国和欧盟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第32-33页 |
·美国和欧盟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5-41页 |
·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 第35-37页 |
·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立法零散 | 第37页 |
·内容粗浅 | 第37-38页 |
·主旨错位 | 第38页 |
·保护间接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的设想 | 第41-51页 |
·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宏观思考 | 第41-43页 |
·在宪法和民法上确立金融隐私权的独立地位 | 第41页 |
·选择特殊领域专门立法的立法模式 | 第41-42页 |
·立法应当重点强调对信息的预防损害而不是对信息的支配 | 第42页 |
·制度安排上要兼顾对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和促进金融信息的流通 | 第42-43页 |
·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微观思考 | 第43-51页 |
·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范围 | 第43-47页 |
·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例外 | 第47-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