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中华绒螯蟹生殖与养殖过程性早熟现象 | 第10-13页 |
·河蟹精荚的破裂及精子的顶体反应 | 第13-16页 |
·精子乳酸脱氢酶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性早熟与正常成熟河蟹精巢发育组织学差异、精荚数量、精子数量及精子质量的差异比较 | 第18-33页 |
·引言 | 第1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材料 | 第18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18-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2页 |
·结果 | 第22-30页 |
·正常成熟与性早熟河蟹的外部形态及精巢组织切片差异比较 | 第22-25页 |
·正常成熟与性早熟河蟹精荚数量比较 | 第25-26页 |
·正常成熟与性早熟河蟹精子数量及精子直径的比较 | 第26-28页 |
·正常成熟与性早熟河蟹精子死亡率及顶体反应率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33页 |
第3章 性早熟与正常成熟河蟹精子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分析 | 第33-40页 |
·引言 | 第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材料 | 第33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3页 |
·药品与试剂 | 第33-34页 |
·方法 | 第34-36页 |
·结果 | 第36-38页 |
·精子蛋白的浓度测定 | 第36-37页 |
·精子蛋白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分析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第4章 性早熟与正常成熟河蟹精子蛋白质组的差异比较 | 第40-49页 |
·引言 | 第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5页 |
·材料 | 第40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40-41页 |
·主要药品与试剂 | 第41-43页 |
·方法 | 第43-45页 |
·结果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