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5页 |
·气液两相流在联箱内的分配 | 第9-14页 |
·单相气在联箱内的分配特性研究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实验台方法及实验系统 | 第17-24页 |
·实验台结构 | 第17-20页 |
·空气循环系统 | 第17-18页 |
·水循环系统 | 第18-19页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19页 |
·实验段几何结构 | 第19-20页 |
·实验测量方法 | 第20-21页 |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 第21页 |
·实验误差分析 | 第21-22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22-23页 |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22页 |
·误差结果分析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多并联分支管联箱气液两相流分配特性研究 | 第24-44页 |
·概述 | 第24页 |
·实验段分配效果的整体比较 | 第24-26页 |
·联箱几何结构对多并联分支管内气液两相流分配的影响 | 第26-33页 |
·联箱分支管数目的影响 | 第26-29页 |
·双入口管之间的距离的影响 | 第29-30页 |
·加装笛形管分配器实验段分配特性 | 第30-33页 |
·入口条件的影响 | 第33-42页 |
·入口干度的影响 | 第34-39页 |
·入口压力以及入口质量流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工程实例分析 | 第44-54页 |
·工程背景 | 第44页 |
·理论分析与计算 | 第44-47页 |
·阻力计算 | 第45-46页 |
·流体网络法 | 第46-47页 |
·联箱蒸汽流动与分配的数值模拟 | 第47-53页 |
·模型与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模拟计算结果 | 第48-50页 |
·联箱结构改进 | 第50-53页 |
·某热工院的改造方案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