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 ·世界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 ·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2-14页 |
| ·双馈风电机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2章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建模研究 | 第18-24页 |
|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基本原理 | 第18页 |
| ·系统模型 | 第18-23页 |
| ·风速模型 | 第18-20页 |
| ·风力机模型 | 第20-21页 |
| ·传动系统模型 | 第21-22页 |
| ·双馈感应电机模型 | 第22页 |
| ·电压源变流器及直流母线模型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变速恒频双馈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4-49页 |
| ·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4-26页 |
| ·基本结构 | 第24页 |
| ·工作原理 | 第24-26页 |
|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交流励磁双馈发电机的多变量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双馈发电机动态模型 | 第28-36页 |
| ·功率不变条件下的等效变换 | 第28-32页 |
|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双馈发电机动态数学模型 | 第32-36页 |
| ·交流励磁双馈发电机的矢量控制 | 第36-46页 |
| ·转子侧变流器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 | 第36-39页 |
| ·电网侧变流器矢量控制 | 第39-46页 |
| ·基于所建模型的系统仿真 | 第46-48页 |
| ·额定风速以下的仿真结果 | 第46-47页 |
| ·额定风速以上的仿真结果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 第49-62页 |
|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原理 | 第49-53页 |
| ·风力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 第49-51页 |
|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的运行区域 | 第51-53页 |
| ·最大风能追踪机理 | 第53-54页 |
| ·最大风能追踪控制策略 | 第54-61页 |
| ·间接速度控制模式 | 第55-60页 |
| ·速度控制模式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模糊控制 | 第62-79页 |
| ·模糊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 | 第62-65页 |
| ·传统控制系统到模糊控制系统 | 第62-64页 |
| ·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64-65页 |
| ·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 | 第65-73页 |
| ·隶属函数 | 第65-67页 |
| ·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 | 第67-69页 |
| ·模糊控制规则 | 第69-72页 |
| ·模糊集合到数值的转化 | 第72-73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73-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6章 仿真分析 | 第79-88页 |
| ·基于模糊控制的系统仿真模型建立 | 第79-84页 |
| ·风力机模型 | 第80-81页 |
| ·双馈发电机模型 | 第81页 |
| ·转子侧变换器控制模型 | 第81-82页 |
| ·网侧变换器控制模型 | 第82-83页 |
| ·控制系统部分子模块 | 第83-84页 |
| ·仿真结果 | 第84-87页 |
| ·仿真结论 | 第87-88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89页 |
| ·结论 | 第88页 |
| ·研究展望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