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引言 | 第12-23页 |
| ·光速简述 | 第12-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慢光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2页 |
| ·利用电磁感应透明(EIT)技术产生慢光 | 第14-16页 |
| ·利用相干布居振荡(CPO)技术产生慢光 | 第16-18页 |
| ·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效应和受激拉曼散射(SRS)效应产生慢光 | 第18-21页 |
| ·利用光学参量放大(OPA)产生慢光 | 第21页 |
| ·利用其它方法产生慢光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1章 慢光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 ·光的相速度与群速度 | 第23-24页 |
| ·Kramers-Kronig 色散关系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2章 CPO 下实现掺铒光纤慢光的理论分析 | 第26-32页 |
| ·相干布居振荡的理论概述 | 第26-29页 |
| ·红宝石中的光速减慢研究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掺铒光纤中信号光相对时间延迟的研究 | 第32-52页 |
| ·CPO 技术下掺铒光纤慢光理论 | 第32-36页 |
| ·速率方程 | 第32-34页 |
| ·基态粒子数 | 第34-35页 |
| ·信号光延迟及相对时延 | 第35-36页 |
| ·亚稳态粒子数振荡和信号光时间延迟 | 第36-45页 |
| ·光纤长度和亚稳态粒子数的关系 | 第37-40页 |
| ·入射信号功率和亚稳态粒子数的关系 | 第40-42页 |
| ·泵浦功率和亚稳态粒子数的关系 | 第42-45页 |
| ·提高慢光传输的相对时延和最佳调制频率的研究 | 第45-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2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