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引言 | 第11-19页 |
| ·光伏发电系统概述 | 第11-14页 |
| ·Quasi-Z源级联多电平光伏发电系统 | 第14-17页 |
| ·Z源与Quasi-Z源逆变器 | 第14-15页 |
| ·H桥级联多电平结构概述 | 第15-16页 |
| ·Quasi-Z源级联多电平光伏发电系统 | 第16-17页 |
| ·本文选题的意义与所作的工作 | 第17-19页 |
| ·本文选题的意义 | 第17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 2 Quasi-Z源逆变器 | 第19-29页 |
| ·传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第19-20页 |
| ·Z源逆变器 | 第20-23页 |
| ·Z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 ·Z源变换器的优缺点 | 第22-23页 |
| ·Quasi-Z源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第23-27页 |
| ·Quasi-Z源网络器件参数计算 | 第27-28页 |
| ·电容参数设计 | 第27页 |
| ·电感参数设计 | 第27页 |
| ·二极管选择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级联H桥多电平逆变器 | 第29-37页 |
| ·钳位式多电平逆变器 | 第29-30页 |
| ·级联式多电平逆变器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 ·H桥级联式多电平逆变器结构 | 第30-31页 |
| ·级联式多电平逆变器的结构与特点 | 第31-32页 |
| ·H桥级联式多电平逆变器控制方法 | 第32-36页 |
| ·H桥逆变器模块控制 | 第32-34页 |
| ·级联H桥逆变器的控制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Quasi-Z源级联多电平光伏发电系统 | 第37-53页 |
| ·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第37-38页 |
| ·系统控制策略 | 第38-43页 |
|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与最大功率跟踪 | 第38-40页 |
| ·改进的载波移相SPWM调制方法 | 第40-41页 |
| ·Quasi-Z源网络侧控制策略 | 第41-42页 |
| ·Quasi-Z源并网功率控制策略 | 第42-43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 ·单相Quasi-Z源级联H桥系统 | 第43-48页 |
| ·三相Quasi-Z源级联H桥系统仿真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 5 单相Quasi-Z源级联H桥光伏发电系统样机设计 | 第53-71页 |
| ·主功率电路设计 | 第54-63页 |
| ·Quasi-Z源级联系统的各参数计算 | 第54页 |
| ·光伏电池的选取 | 第54-55页 |
| ·H桥功率MOSFET及Quasi-Z源网络二极管的选取 | 第55页 |
| ·Quasi-Z网络电容设计 | 第55-56页 |
| ·Quasi-Z网络电感设计 | 第56-57页 |
| ·交流侧LC滤波器的选取 | 第57-59页 |
| ·交流侧滤波电感的设计 | 第59-60页 |
| ·主电路器件选定 | 第60-61页 |
| ·开关管和Quasi-Z网络二极管损耗计算 | 第61-63页 |
|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63-68页 |
| ·核心控制器选择 | 第63-64页 |
| ·Quasi-Z源H桥级联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64-67页 |
| ·Quasi-Z源级联H桥系统硬件样机展示 | 第67-68页 |
| ·Quasi-Z源级联H桥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68-69页 |
| ·主程序 | 第68页 |
| ·中断函数 | 第68-69页 |
| ·H桥开关脉冲的产生 | 第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 6 实验平台介绍与实验结果分析 | 第71-77页 |
| ·实验平台介绍 | 第71-72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2-77页 |
| ·改进的载波移相SPWM调制信号实验 | 第72-73页 |
| ·单个Quasi-Z源H桥模块的升压逆变实验 | 第73-75页 |
| ·Quasi-Z源级联H桥多电平系统实验 | 第75-77页 |
| 7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作者简历 | 第83-87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