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圣经》的正典过程及影响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二) 创新之处 | 第11-14页 |
| 一、《托拉》的正典 | 第14-24页 |
| (一) 申命改革 | 第14-15页 |
| (二) 巴比伦之囚 | 第15-17页 |
| (三)《托拉》正典完成 | 第17-19页 |
| (四) 底本学说理论 | 第19-21页 |
| (五) 《托拉》正典的意义 | 第21-24页 |
| 二、《先知书》的正典 | 第24-32页 |
| (一) 正典时间的争论 | 第25-26页 |
| (二) 《先知书》的特点及成书过程 | 第26-29页 |
| 1. 前先知书 | 第26-28页 |
| 2. 后先知书 | 第28-29页 |
| (三) 《先知书》正典的完成时间 | 第29-30页 |
| (四) 《先知书》正典的意义 | 第30-32页 |
| 三、《圣文集》的正典 | 第32-42页 |
| (一) 马卡比起义 | 第33页 |
| (二) 代表作品的成型时间及正典 | 第33-35页 |
| (三) 外部材料的证明与争论 | 第35-42页 |
| 1. 《七十子译本》 | 第35-38页 |
| 2. 约瑟夫斯的论述 | 第38-39页 |
| 3. 《以斯拉四书》 | 第39-40页 |
| 4. 贾布奈会议 | 第40-42页 |
| 四、《希伯来圣经》正典的文化意义 | 第42-50页 |
| (一) 对犹太教的意义 | 第42-46页 |
| 1. 文本的完整与思想体系的成型 | 第42-43页 |
| 2. 民族记忆、历史记忆的构建 | 第43-44页 |
| 3. 身份界定和民族认同 | 第44-46页 |
| (二) 对世界其他宗教的影响 | 第46-50页 |
| 1. 对基督教及西欧社会的影响 | 第46-47页 |
| 2. 对伊斯兰教的作用 | 第47-50页 |
| 结语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