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9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杂环化合物及其稀土配合物 | 第12-14页 |
·杂环化合物 | 第12-13页 |
·吡啶类杂环配合物研究进展 | 第13页 |
·喹啉类衍生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第13页 |
·含杂环配体稀土(过渡金属)配合物 | 第13-14页 |
·稀土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铂类抗肿瘤药物 | 第16页 |
·第一代铂抗肿瘤药物-顺铂(cisplatin) | 第16页 |
·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卡铂(carboplatin) | 第16页 |
·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Oxaliplatin) | 第16页 |
·非铂类抗肿瘤药物 | 第16-19页 |
·钛配合物 | 第16-17页 |
·钌配合物 | 第17-18页 |
·铜配合物 | 第18-19页 |
·稀土配合物 | 第19页 |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细胞凋亡 | 第20-21页 |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 第20-21页 |
·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 | 第21页 |
·细胞凋亡的研究意义 | 第21页 |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策略及展望 | 第21-22页 |
·金属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DNA 的组成和分子结构特点 | 第22-23页 |
·金属配合物与 DNA 的相互作用方式 | 第23-24页 |
·非共价结合 | 第23-24页 |
·共价结合 | 第24页 |
·剪切作用 | 第24页 |
·金属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紫外光谱法 | 第25页 |
·荧光光谱法 | 第25页 |
·循环伏安法 | 第25-26页 |
·凝胶电泳 | 第26-27页 |
·前景展望 | 第27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7-28页 |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稀土 2,2 -联吡啶 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 第29-44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30-31页 |
·稀土配合物的组成结构测试及表征 | 第31页 |
·稀土配合物抗菌活性测试 | 第31-33页 |
·抑菌圈实验(培养基扩散法) | 第31-33页 |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实验(营养肉汤稀释法)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配合物的元素分析 | 第33-34页 |
·配体及配合物溶解性实验 | 第34-35页 |
·紫外图谱 | 第35-36页 |
·红外光谱 | 第36-37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37-38页 |
·XPS | 第38-39页 |
·TG-DTA | 第39-40页 |
·TEM | 第40页 |
·抗菌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稀土 2,2 -联吡啶喹啉-2-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 | 第44-57页 |
·引言 | 第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6页 |
·实验试剂 | 第44-45页 |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稀土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第45页 |
·稀土 2,2 -联吡啶喹啉-2-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第45-46页 |
·稀土配合物的组成结构测试及表征 | 第46页 |
·抑菌实验 | 第4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配合物的化学组成 | 第46-47页 |
·配合物及配体的溶解性分析 | 第47-48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8-49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49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49-50页 |
·差热-热重分析 | 第50-51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51页 |
·抑菌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稀土联吡啶喹啉类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57-65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60页 |
·K562 肿瘤细胞传代培养 | 第58-59页 |
·活细胞计数 | 第59页 |
·设立测试药物浓度 | 第59页 |
·MTT 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活性 | 第59-60页 |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M1)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3页 |
·MTT 比色法检测稀土 2,2 -联吡啶啉类衍生物对 K562 细胞生长的抑制 | 第60-63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联吡啶喹啉衍生物三元配合物与 DNA 作用方式的探索研究 | 第65-73页 |
·引言 | 第65-66页 |
·实验部分 | 第66-69页 |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66-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69页 |
·紫外光谱法分析配合物与 CTDNA 作用 | 第67-68页 |
·循环伏安法 | 第68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 第68-69页 |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69-72页 |
·紫外光谱法结果与分析 | 第69-70页 |
·循环伏安法分析杂环配合物与 DNA 作用机制 | 第70-71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析杂环配合物与 DNA 作用机制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本文小结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