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0页 |
| ·多金属氧酸盐的概况 | 第8-9页 |
| ·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方法 | 第9-10页 |
| ·多金属氧酸盐超分子化合物 | 第10-17页 |
|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与目的 | 第17-18页 |
| ·论文中所用到的化学试剂和仪器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基于含氮配体 bpe 与多酸组装的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0-45页 |
| ·化合物 1-3 的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 ·(H_2bpe)_(2.5)H[PW_(12)O40]_2·3H_2O (1)的水热合成 | 第20页 |
| ·(H_2bpe)_3[P_2W_(18)O6_2]·5H_2O (2)的水热合成 | 第20-21页 |
| ·(Hbpe)_2[HPMo_(12)O_(40)]·2H_2O (3)的水热合成 | 第21页 |
| ·化合物 1-3 的晶体结构 | 第21-37页 |
| ·化合物 1 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21-22页 |
| ·化合物 1 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22-26页 |
| ·化合物 2 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26-27页 |
| ·化合物 2 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27-32页 |
| ·化合物 3 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32-33页 |
| ·化合物 3 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33-37页 |
| ·化合物 1-3 的性质测试与表征 | 第37-43页 |
| ·化合物 1-3 的红外光谱 | 第37-38页 |
| ·化合物 1-3 的 XRD 图 | 第38-40页 |
| ·化合物 1-3 的热重分析 | 第40-41页 |
| ·化合物 1-3 的紫外与荧光性质研究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Keggin 钨氧酸与含硫有机分子构筑的簇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5-61页 |
| ·化合物 4-5 的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 ·(HPySPy)_2[HPW_(12)O_(40)]·2H_2O (4)的合成部分 | 第45-46页 |
| ·(HPySSPy)_2[VW_(12)O_(39)]·4H_2O (5)的合成部分 | 第46页 |
| ·化合物 4-5 的晶体结构 | 第46-50页 |
| ·化合物 4 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46-47页 |
| ·化合物 4 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47-50页 |
| ·化合物 5 的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50-55页 |
|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50-51页 |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51-55页 |
| ·化合物 4-5 的性质测试与表征 | 第55-59页 |
| ·化合物 4-5 的红外图 | 第55-56页 |
| ·化合物 4-5 的 XRD 图 | 第56-57页 |
| ·化合物 4-5 的热重图 | 第57-58页 |
| ·化合物 4-5 的紫外与荧光性质图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Cu 掺杂的新型磷钨酸超分子化合物 | 第61-71页 |
| ·化合物(H_2bpp)_4[PW_11CuO_(39)][PW_(12)O_(40)] (6)的合成部分 | 第61页 |
| ·化合物 6 的晶体结构 | 第61-67页 |
| ·X-射线单晶衍射 | 第61-62页 |
| ·晶体结构分析 | 第62-67页 |
| ·化合物 6 的性质测试与表征 | 第67-70页 |
| ·红外分析 | 第67-68页 |
| ·粉末衍射分析 | 第68页 |
| ·热重分析 | 第68-69页 |
|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 第69-70页 |
| ·本章结论 | 第70-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