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导论 | 第14-4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4-19页 |
(二)文献回顾 | 第19-41页 |
(三)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第41-45页 |
一、代表观念的历史考察 | 第45-61页 |
(一)Repraesentare 的拉丁词源考察 | 第45-47页 |
(二)中世纪教会对代表理论的贡献 | 第47-52页 |
(三)英国政治实践对代表理论的贡献 | 第52-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二、主权层面的代表:霍布斯代表理论的当代启示 | 第61-85页 |
(一)霍布斯代表理论的源起和目的 | 第61-63页 |
(二)霍布斯对代表的建构:授权、人格与代表 | 第63-70页 |
(三)主权者代表的构成:聚众、授权、主权者 | 第70-78页 |
(四)主权者代表的评价标准:证成性,而非正当性 | 第78-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三、政府层面的代表:代议制民主下的代表与选民 | 第85-113页 |
(一)传统的二分法:委托论和独立论 | 第88-95页 |
(二)超越委托论/独立论 | 第95-102页 |
(三)协商问责制 | 第102-111页 |
小结 | 第111-113页 |
四、社会层面的代表:代表身份的来源及其问责 | 第113-144页 |
(一)社会领域中代表的必要性 | 第114-121页 |
(二)社会领域中代表形式的多样化 | 第121-128页 |
(三)公益——倡导型 NGO 面临的代表困境及其回应 | 第128-135页 |
(四)公益——倡导型 NGO 代表的问责 | 第135-142页 |
小结 | 第142-144页 |
结语 | 第144-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6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164-166页 |
后记 | 第166-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