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23页 |
·计算机模拟概述 | 第13-15页 |
·GPU高性能计算以及在分子模拟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软物质概述 | 第16-18页 |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第18-20页 |
·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 | 第18-19页 |
·树枝状分子嵌段共聚物的性质及研究 | 第19-20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0-23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模拟方法简介 | 第23-39页 |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与Lennard-Jones势简介 | 第23-26页 |
·分子力场与Lennard-Jones势 | 第24页 |
·周期性边界条件 | 第24-26页 |
·布朗动力学方法简介 | 第26-29页 |
·布朗运动和朗之万方程 | 第27-28页 |
·布朗动力学 | 第28-29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简介 | 第29-36页 |
·基本原理 | 第29-31页 |
·积分算法 | 第31-33页 |
·DPD方法与Flory-Huggins平均场理论的结合 | 第33-35页 |
·DPD方法的特点 | 第35-36页 |
·高分子物理中的动力学模型 | 第36-39页 |
·Rouse模型 | 第36-37页 |
·Zimm模型 | 第37-39页 |
第3章 A_m(B_n)_2杂臂星型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 | 第39-51页 |
·引言 | 第39页 |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第39-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囊泡形成过程的动力学模拟 | 第41-43页 |
·亲水和疏水分枝的长度对自组装结构的影响 | 第43-46页 |
·杂臂星型分子A_m(B_n)_2和线型分子A_mB_(2n)的自组装结构的对比 | 第46-48页 |
·本章结论 | 第48-51页 |
第4章 不相容的星型嵌段共聚物在稀溶液中的自组装 | 第51-67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第52-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4页 |
·星型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动力学过程 | 第54-58页 |
·星型嵌段共聚物中分枝的数目对组装结构的影响 | 第58-60页 |
·软的两面神粒子的可变形性 | 第60页 |
·星型嵌段共聚物两种组分的不相容性对最终组装结构的影响 | 第60-64页 |
·本章结论 | 第64-67页 |
第5章 杂臂星型嵌段共聚物在不同溶剂环境中的自组装 | 第67-81页 |
·引言 | 第67-68页 |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第68-70页 |
·分子模型和力场 | 第68-69页 |
·Flory指数和溶剂环境的关系 | 第69-70页 |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70-79页 |
·杂臂星型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 | 第70-72页 |
·不同溶剂环境下杂臂星型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 | 第72-77页 |
·亲水分枝与疏水分枝不等长的杂臂星型嵌段共聚物 | 第77-79页 |
·本章结论 | 第79-81页 |
第6章 杂臂星型嵌段共聚物和线型嵌段共聚物不同的胶束化行为 | 第81-91页 |
·引言 | 第81页 |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第81-83页 |
·PS-PEO粗粒化模型 | 第81-82页 |
·分子力场 | 第82-8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3-89页 |
·杂臂星型嵌段共聚物和二嵌段共聚物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聚集体尺寸分布 | 第83-87页 |
·杂臂星型嵌段共聚物和二嵌段共聚物在胶束化过程中链的构象 | 第87-89页 |
·本章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
基金资助 | 第112-11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3-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