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中国铁资源物质流和价值流综合分析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2页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2-14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4-15页
第二章 国外内外研究现状第15-27页
   ·物质流分析的定义第15页
   ·物质流分析的研究方法第15-18页
   ·国外物质流分析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国内物质流分析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价值流分析研究现状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三章 中国铁资源利用现状第27-47页
   ·铁的性质与用途第27-29页
     ·铁的性质第27-28页
     ·铁的用途第28-29页
   ·钢铁的生产和消费第29-39页
     ·世界钢铁的生产和消费第29-35页
     ·中国钢铁的生产与消费第35-39页
   ·全球和中国铁矿资源状况第39-47页
     ·铁在地壳中的分布第39-40页
     ·主要的铁矿矿床类型第40-41页
     ·全球铁矿资源分布第41-43页
     ·中国铁矿资源情况第43-47页
第四章 中国社会经济系统中铁的生命周期解析第47-71页
   ·引言第47页
   ·铁的生命周期解析框架第47-49页
   ·生产阶段第49-56页
     ·铁矿石开采第49-51页
     ·生铁冶炼第51-53页
     ·炼钢第53-56页
   ·加工与制造阶段第56-59页
     ·钢材的分类第56-57页
     ·钢材的加工第57-58页
     ·钢铁制品的制造第58-59页
   ·使用阶段第59-66页
   ·废物管理与循环阶段第66-70页
     ·废钢的定义与分类第66-69页
     ·加工和折旧废钢的循环利用第6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中国铁的物质流分析第71-99页
   ·系统边界确定第71页
   ·生产阶段第71-72页
   ·加工与制造阶段第72-73页
   ·钢铁制品的使用阶段第73-75页
   ·废钢的回收阶段第75-77页
   ·流量及其结构的变化第77-88页
     ·生产量及其结构的变化第77-82页
     ·进出口量及其结构的变化第82-88页
   ·基于熵的中国铁物质流分析第88-97页
     ·熵的发展历程第88-90页
     ·熵的计算方法第90-91页
     ·熵在物质循环系统中的应用第91-93页
     ·中国 2011 年铁循环的熵分析第93-96页
     ·分析与讨论第96-97页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六章 中国铁的价值流分析第99-109页
   ·引言第99页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99-100页
     ·价值链第99-100页
     ·元素 M 的价位第100页
   ·模型框架第100-103页
   ·数据来源第103-104页
   ·分析与讨论第104-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七章 从中国铁的物质流和价值流分析得出的政策启示第109-120页
   ·中国铁矿石资源需求预测第109-112页
   ·中国铁矿资源保障程度第112-114页
   ·中国废钢资源利用现状第114-116页
   ·从物质流和价值流分析得到的政策建议第116-120页
     ·以“减量化”为切入点,继续推进清洁生产第116-117页
     ·有效合理配置国内铁矿石资源,逐步降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第117-118页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第118页
     ·发掘国内二次资源回收潜力,扩大境外废钢资源的进口规模第118-120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20-123页
   ·结论第120-122页
   ·拓展方向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34页
附录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东南綦江—仁怀地区页岩气成蔵条件及有利目标区研究
下一篇:异质性视角下我国地质勘查投入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