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 ·ENSO 对长江流域降水年际变率的影响 | 第10-11页 |
| ·青藏高原对长江流域降水的影响 | 第11-13页 |
| ·论文拟研究的科学问题 | 第13页 |
| ·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2011 年春夏季节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成因分析 | 第15-31页 |
| ·引言 | 第15-16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 ·资料介绍 | 第16页 |
| ·方法介绍 | 第16-20页 |
| ·长江梅雨期降水的年际变率与 2011 年异常特征 | 第20-26页 |
| ·2011 年长江中下游降水和环流异常特征 | 第20-22页 |
| ·中国夏季 6 月份降水异常模态和年际变化 | 第22-26页 |
| ·6 月份长江梅雨期降水与海温变化的关系 | 第26页 |
| ·青藏高原感热的影响 | 第26-29页 |
| ·结论和讨论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2011 年海温异常对长江流域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31-51页 |
| ·大气环流模式 CAM3 简介 | 第31-32页 |
| ·数值试验设计方案 | 第32-33页 |
| ·CAM3.0 的模拟能力评估 | 第33-39页 |
| ·降水模拟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 ·东部降水季节变化的模拟 | 第35页 |
| ·东亚季风环流的模拟 | 第35-39页 |
| ·2011 年海温敏感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39-48页 |
| ·降水模拟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 ·环流场模拟分析 | 第43-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 第四章 2011 年 6 月长江流域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 第51-71页 |
| ·引言 | 第51页 |
| ·资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 ·资料介绍 | 第51-52页 |
| ·方法介绍 | 第52页 |
| ·2011 年 6 月长江中下游降水特征 | 第52-55页 |
| ·2011 年 6 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天气过程分析 | 第55-65页 |
| ·水平涡度和 TBB 演变分析 | 第55-58页 |
| ·大气加热率和垂直风切变演变分析 | 第58-61页 |
| ·降水天气过程的时间演变剖面分析 | 第61-65页 |
| ·湿位涡理论和长江中下游降水成因分析 | 第65-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1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71-73页 |
| ·全文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 ·讨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个人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