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苎麻纤维概述 | 第11-13页 |
·苎麻纤维物理性能 | 第11-12页 |
·苎麻纤维的化学成分和分子结构 | 第12-13页 |
·苎麻纤维的改性原理和方法 | 第13-15页 |
·苎麻纤维改性的原理 | 第13-14页 |
·苎麻纤维改性的方法 | 第14-15页 |
·二氧化钛 | 第15-23页 |
·二氧化钛概述 | 第15-16页 |
·二氧化钛光催化机理 | 第16-17页 |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第17-19页 |
·负载二氧化钛型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第2章 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24-30页 |
·引言 | 第24-25页 |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25页 |
·制备过程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7页 |
·水含量的影响 | 第26页 |
·HF含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30页 |
第3章 二氧化钛/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0-42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31页 |
·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 | 第31页 |
·物理分散方式制备二氧化钛/苎麻纤维复合材料 | 第31页 |
·化学结合方式制备二氧化钛/苎麻纤维复合材料 | 第31-32页 |
·影响因素的考虑 | 第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取原理 | 第32-33页 |
·氢氧化钠溶液对苎麻纤维素的处理 | 第33页 |
·氯乙酸钠含量对羧甲基纤维素的影响 | 第33-34页 |
·物理分散方式制备复合材料的XRD和SEM | 第34-36页 |
·化学结合方式制备复合材料的原理 | 第36页 |
·化学结合方式制备复合材料的EDAX | 第36-37页 |
·化学结合方式制备复合材料的XRD和SEM | 第37-38页 |
·化学结合方式制备复合材料的FT-IR | 第38-39页 |
·温度对化学结合方式制备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2页 |
第4章 化学结合方式制取的复合材料光催化染料废水 | 第42-60页 |
·引言 | 第42页 |
·实验部分 | 第42-45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42-43页 |
·染料试剂的配置 | 第43页 |
·不同质量复合材料光催化甲基橙 | 第43页 |
·复合材料光催化甲基橙的动力学研究 | 第43页 |
·复合材料光催化甲基橙的稳定性考察 | 第43-44页 |
·不同质量复合材料光催化罗丹明B | 第44页 |
·二氧化钛与复合材料光催化染料废水 | 第44-4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5-58页 |
·甲基橙溶液和罗丹明B溶液 | 第45页 |
·不同浓度的TBOT制取的复合材料光催化染料废水性能 | 第45-46页 |
·复合材料光催化甲基橙溶液 | 第46-48页 |
·复合材料催化稳定性 | 第48-49页 |
·二氧化钛和复合材料光催化甲基橙降解率对比分析 | 第49-50页 |
·复合材料光催化甲基橙染料的动力学 | 第50-53页 |
·复合材料光催化罗丹明B溶液 | 第53-56页 |
·二氧化钛和复合材料光催化罗丹明B降解率对比分析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