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出租人角度的项目融资租赁风险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14-16页 |
第2章 项目融资租赁风险因素分析 | 第16-28页 |
·项目融资租赁风险特征 | 第16-18页 |
·风险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 第16页 |
·交易结构决定风险复杂且不易控制 | 第16-17页 |
·租赁期长不确定性大 | 第17页 |
·出租人退出风险高 | 第17-18页 |
·风险因素识别方法选择 | 第18-19页 |
·常用风险因素识别方法 | 第18-19页 |
·风险识别方法甄选 | 第19页 |
·基于专家调研法的风险因素识别 | 第19-22页 |
·系统风险 | 第19-20页 |
·非系统风险 | 第20-22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信用风险因素确定 | 第22-26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适用性分析 | 第22页 |
·主成分分析法实证研究 | 第22-24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主要信用风险因素确定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第28-36页 |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8-29页 |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28页 |
·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29页 |
·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权重确定方法 | 第29-33页 |
·网络层次分析法(ANP)适用性分析 | 第29-30页 |
·ANP评价模型构建 | 第30-31页 |
·基于ANP的指标权重确定步骤 | 第31-33页 |
·基于模糊综合法的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价模型 | 第33-35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适用性分析 | 第33-34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构建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项目融资租赁风险控制策略 | 第36-43页 |
·宏观视角的项目融资租赁风险控制策略 | 第36-37页 |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为项目融资租赁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 第36页 |
·健全防范融资租赁信用风险的法制体系 | 第36-37页 |
·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租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 第37页 |
·微观视角的项目融资租赁风险控制策略 | 第37-40页 |
·可行性研究与审批阶段风险控制策略 | 第37-38页 |
·谈判与合同签定阶段风险控制策略 | 第38-39页 |
·建设期风险控制策略 | 第39页 |
·经营期风险控制策略 | 第39-40页 |
·实物期权在项目融资租赁经营期风险控制的应用 | 第40-41页 |
·实物期权 | 第40页 |
·项目融资租赁实物期权模型构建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5章 实证应用研究 | 第43-50页 |
·融资租赁项目背景介绍 | 第43-44页 |
·项目融资租赁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44-46页 |
·指标权重确定 | 第44页 |
·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第44-45页 |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出租方退出时机的确定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