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织物的抗菌处理 | 第14-17页 |
| ·织物上的菌类 | 第14页 |
| ·抗菌剂的种类与应用 | 第14-15页 |
| ·银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第15-16页 |
| ·抗菌纳米材料处理织物的方法 | 第16-17页 |
| ·共混纺丝法 | 第16页 |
| ·后整理法 | 第16-17页 |
| ·接枝法 | 第17页 |
| ·微波消解制样 | 第17-25页 |
| ·制样方法的分类 | 第17-18页 |
| ·微波制样的发展历程 | 第18-19页 |
| ·微波消解的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 ·偶极子的作用 | 第19-20页 |
| ·离子传导阻滞作用 | 第20页 |
| ·微波与试样的作用 | 第20-21页 |
| ·快速的内加热(直接加热) | 第21页 |
| ·微波消解的应用技术 | 第21-25页 |
| ·取样量 | 第22页 |
| ·样品类型 | 第22-23页 |
| ·溶剂的选择 | 第23-25页 |
| ·微波制样的标准化 | 第25页 |
| ·均匀试验设计 | 第25-29页 |
| ·均匀设计表 | 第26-28页 |
| ·均匀设计的基本步骤 | 第28页 |
| ·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的比较 | 第28-29页 |
| ·试验次数 | 第28页 |
| ·试验结果 | 第28-29页 |
| ·均匀性 | 第29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1-35页 |
| ·试验材料 | 第31页 |
| ·试验药品 | 第31页 |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 ·织物整理工艺 | 第32页 |
| ·微波消解预处理条件 | 第32页 |
| ·织物的水洗 | 第32-33页 |
| ·测试方法 | 第33-35页 |
| ·纳米银溶胶的粒径分布 | 第33页 |
| ·纳米银溶胶中银的存在状态 | 第33页 |
| ·织物纬向拉伸断裂强力 | 第33页 |
| ·织物的白度 | 第33页 |
| ·织物上的银含量 | 第33页 |
| ·织物的抗菌性能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棉织物上银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35-44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样品预处理 | 第35页 |
| ·微波消解条件的优化 | 第35-40页 |
| ·试验指标、因素和水平的确定 | 第35-36页 |
| ·均匀设计表的选取 | 第36-37页 |
| ·回归分析 | 第37-38页 |
| ·优化求解及其结果验证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40页 |
| ·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条件的优化 | 第40-42页 |
| ·配制标准溶液 | 第40页 |
| ·优化火焰原子化条件 | 第40-42页 |
| ·标准曲线绘制及样品测定 | 第42页 |
| ·共存元素干扰试验 | 第42-43页 |
| ·测试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 第44-53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纳米银溶胶粒径分析及其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44-46页 |
| ·粒径分析 | 第44-45页 |
| ·XRD分析 | 第45-46页 |
| ·抗菌整理工艺的优化 | 第46-51页 |
| ·实验指标、因素和水平的确定 | 第46页 |
| ·均匀设计表的选取 | 第46-48页 |
| ·回归分析 | 第48-50页 |
| ·优化求解及其结果验证 | 第50-51页 |
| ·结论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