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述 | 第14-19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区域的概念 | 第14-15页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政府间合作机制的概念 | 第15-16页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回顾 | 第17-19页 |
3 地方政府合作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9-25页 |
·政府间合作的必要性 | 第19页 |
·地方政府合作机制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 | 第19-25页 |
·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博弈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纳什均衡”的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 | 第22-25页 |
4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分析和比较 | 第25-33页 |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分析 | 第25-30页 |
·区域政府——以美国特别区为例 | 第25-28页 |
·地方政府协会模式——南加州政府协会 | 第28-29页 |
·管理委员会模式——以大温哥华管理委员会为例 | 第29-30页 |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比较 | 第30页 |
·国外地方政府合作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30-33页 |
·健全的法制环境 | 第30页 |
·依据区域合作目标选择组织模式和职能 | 第30-31页 |
·明确的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和地方政府职能分工 | 第31页 |
·灵活的组织机制 | 第31页 |
·合理的组织安排 | 第31-32页 |
·完善的协调机制和手段 | 第32-33页 |
5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及政府间合作机制研究 | 第33-44页 |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实践及现状分析 | 第33-35页 |
·组建城市政府联合体——以辽宁沿海城市经济联合体为例 | 第33-34页 |
·签订协议或意向书——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 | 第34-35页 |
·举办论坛或召开会议——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例 | 第35页 |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35-39页 |
·法制化建设不完善 | 第36页 |
·追求短期内自身利益最大化情况依然存在 | 第36页 |
·合作成本的摊销 | 第36-37页 |
·区域内合作缺乏分工协作 | 第37页 |
·区域发展目标与地方政府发展目标不一致 | 第37-38页 |
·地方政府间合作组织与地方政府职能分工不明确 | 第38页 |
·监督和协调机构尚未建立健全 | 第38-39页 |
·合作机制和方式单一 | 第39页 |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构建的机制、立法及政策建议 | 第39-44页 |
·建立健全和完善地方政府合作的法制环境 | 第39-40页 |
·地方政府明确责任共同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规划 | 第40-42页 |
·建立健全区域性的组织管理机制 | 第42页 |
·完善合作组织的协调机制 | 第42-44页 |
6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