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资源税制度改革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3-15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14-15页 |
2 资源税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15-21页 |
·资源与资源税 | 第15-17页 |
·资源及其分类 | 第15-16页 |
·资源税及其分类 | 第16-17页 |
·资源税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外部性理论——庇古税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资源税的功能分析 | 第19-21页 |
·筹集财政收入 | 第19页 |
·调节资源配置 | 第19-20页 |
·监督资源开采利用 | 第20-21页 |
3 资源税制度的国际经验借鉴 | 第21-28页 |
·国外资源税制度 | 第21-25页 |
·美国资源税制度 | 第21-22页 |
·俄罗斯资源税制度 | 第22-23页 |
·加拿大资源税制度 | 第23-24页 |
·巴西资源税制度 | 第24-25页 |
·国外资源税制度经验借鉴 | 第25-28页 |
·资源税征收范围的选择 | 第25-26页 |
·资源税计征方式和税率的设计 | 第26页 |
·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 | 第26页 |
·资源税税款的使用 | 第26-28页 |
4 我国现行资源税制度分析 | 第28-41页 |
·我国资源税制度的演进及作用 | 第28-30页 |
·无资源税阶段 | 第28页 |
·“第一代资源税制度”发展演进阶段 | 第28-29页 |
·“第二代资源税制度”发展演进阶段 | 第29-30页 |
·我国现行资源税制度 | 第30-32页 |
·现行资源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41页 |
·资源税功能定位问题 | 第32-34页 |
·资源税制度设计问题 | 第34-41页 |
5 我国资源税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 第41-47页 |
·资源税功能的重新定位 | 第41页 |
·资源税制度改革 | 第41-44页 |
·扩大征收范围 | 第41-42页 |
·改革计税方法 | 第42-43页 |
·合理设计资源税税率 | 第43-44页 |
·调整资源税优惠政策 | 第44页 |
·资源税改革的配套设施 | 第44-47页 |
·中央收入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 第44-45页 |
·资源税款的专项使用 | 第45页 |
·资源税费的配套改革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