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北部新生代火山岩风化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
作者简介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2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20-26页 |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第20-21页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风化型矿产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区域研究工作不足之处 | 第24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研究目标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第26-31页 |
§2.1 大地构造背景与区域地质发展简史 | 第26-27页 |
·大地构造位置 | 第26-27页 |
·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 第27页 |
§2.2 区域地层 | 第27-28页 |
·元古界 | 第27页 |
·古生界 | 第27-28页 |
·中生界 | 第28页 |
·新生界 | 第28页 |
§2.3 岩浆岩 | 第28-29页 |
·侵入岩 | 第28页 |
·火山岩 | 第28-29页 |
§2.4 构造 | 第29页 |
·区域性构造 | 第29页 |
·地壳升降运动 | 第29页 |
·断裂构造 | 第29页 |
§2.5 区域矿产资源 | 第29-30页 |
§2.6 自然地理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区域新生代火山活动及风化壳 | 第31-41页 |
§3.1 新生代火山活动特征 | 第31-35页 |
§3.2 火山岩岩相学 | 第35-36页 |
·橄榄霞石岩 | 第35页 |
·玻基辉橄岩 | 第35页 |
·橄榄玄武岩 | 第35页 |
·辉石玄武岩 | 第35-36页 |
·玄武岩 | 第36页 |
§3.3 岩石化学 | 第36-37页 |
·新近纪火山岩岩石化学 | 第36页 |
·第四纪火山岩岩石化学 | 第36-37页 |
§3.4 火山构造 | 第37-38页 |
·火山盆地 | 第37页 |
·火山洼地 | 第37-38页 |
§3.5 火山岩风化壳 | 第38-41页 |
·风化壳的主要类型 | 第38页 |
·铝质富铁红土型风化壳 | 第38-39页 |
·铁质富铝红土型风化壳 | 第39-40页 |
·风化壳含矿性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区域矿产分带与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第41-65页 |
§4.1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及成矿分带概述 | 第41-43页 |
·区域矿产分带介绍 | 第41-42页 |
·海南岛新生代火山岩风化型矿产地质特征 | 第42-43页 |
§4.2 临澄褐铁矿地质特征 | 第43-52页 |
·概述 | 第43-44页 |
·成矿地质环境 | 第44-45页 |
·风化壳地质特征 | 第45-46页 |
·矿体地质特征 | 第46-52页 |
·区域风化与铁、钴成矿作用探讨 | 第52页 |
§4.3 铝土矿典型矿床 | 第52-58页 |
·铝土矿区概述 | 第52-53页 |
·成矿地质环境 | 第53页 |
·容矿围岩 | 第53-55页 |
·矿体地质特征 | 第55-58页 |
·矿床成因、成矿规律 | 第58页 |
·居丁钴土矿 | 第58-63页 |
·矿区地质 | 第58-59页 |
·矿体地质特征 | 第59-60页 |
·钴土矿成矿规律初步探讨 | 第60-63页 |
§4.5 其它矿床(点) | 第63-65页 |
·南阳钴土矿 | 第63页 |
·宝石矿床 | 第63-64页 |
·铬铁矿异常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 | 第65-113页 |
§5.1 样品采集 | 第65-68页 |
·褐铁矿剖面样品采集 | 第66页 |
·铝土矿样品采集 | 第66-67页 |
·钴土矿样品采集 | 第67页 |
·样品分析 | 第67-68页 |
·数据处理与概念说明 | 第68页 |
§5.2 褐铁矿矿床地球化学 | 第68-84页 |
·褐铁矿主量元素 | 第68-74页 |
·褐铁矿剖面微量元素 | 第74-80页 |
·褐铁矿剖面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第80-84页 |
§5.3 铝土矿地球化学 | 第84-97页 |
·铝土矿剖面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第84-87页 |
·铝土矿剖面微量元素 | 第87-94页 |
·铝土矿剖面稀土元素 | 第94-97页 |
§5.4 钴土矿地球化学 | 第97-105页 |
·钴土矿剖面主量元素 | 第97-99页 |
·钴土矿剖面微量元素 | 第99-102页 |
·钴土矿稀土元素 | 第102-105页 |
§5.5 讨论 | 第105-109页 |
·影响元素活动的因素 | 第105-108页 |
·稀土元素 | 第108-109页 |
§5.6 总体特征与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 第109-113页 |
·风化壳特征 | 第109-110页 |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探讨 | 第110-111页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 第111-112页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海南岛新生代火山岩风化成矿作用分析 | 第113-125页 |
§6.1 海南岛北部火山岩风化成矿作用的基本特点 | 第113-117页 |
·新生代大规模喷发的火山熔岩提供成矿物质 | 第113页 |
·成矿时代新,成矿潜力大 | 第113-115页 |
·矿体产于红土风化壳的顶部或上部 | 第115-116页 |
·矿种分布具有时空分带性 | 第116-117页 |
§6.2 南北分带性对比及分带产生的原因 | 第117-119页 |
·异同点 | 第117页 |
·分带产生的原因 | 第117-119页 |
§6.3 区域控矿因素分析 | 第119-121页 |
·气候因素 | 第119-120页 |
·构造与地形地貌 | 第120页 |
·时间 | 第120页 |
·母岩 | 第120-121页 |
§6.4 风化成矿作用过程探讨 | 第121-125页 |
·造岩矿物的风化水解 | 第121-122页 |
·矿体形成过程 | 第122-124页 |
·成矿过程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25-12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25-127页 |
§7.2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建议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