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卫三畏对中国地理认识的背景 | 第14-22页 |
(一)19 世纪以前西方对中国地理的认识 | 第14-16页 |
(二)美国人对中国的早期认识 | 第16-17页 |
(三)卫三畏生平 | 第17-22页 |
1.卫三畏来华前的生活(家庭、求学和早期对中国认识) | 第17-19页 |
2.来华后的学习与工作 | 第19-22页 |
二、《中国丛报》与《中国总论》——卫三畏对中国地理知识的推介 | 第22-32页 |
(一)《中国丛报》的始末 | 第22-28页 |
1.《中国丛报》的创办与内容 | 第22-24页 |
2.《中国丛报》的影响 | 第24-26页 |
3.卫三畏与《中国丛报》 | 第26-28页 |
(二)《中国总论》 | 第28-32页 |
1.《中国总论》的初版 | 第28-30页 |
2.《中国总论》的再版 | 第30-32页 |
三、卫三畏对中国地理的认识 | 第32-52页 |
(一)卫三畏对中国自然地理的认识 | 第32-37页 |
1.地貌 | 第32-35页 |
2.水文 | 第35-36页 |
3.东部各省气候 | 第36-37页 |
(二)卫三畏对中国人文地理的认识 | 第37-48页 |
1.中国行政区主要简介 | 第37-42页 |
2.中国人口 | 第42-44页 |
3.中国建筑 | 第44-46页 |
4.中国饮食 | 第46-48页 |
(三)对卫三畏认识的评价 | 第48-52页 |
1.卫三畏认识中国地理的信息来源 | 第48-49页 |
2.卫三畏认识中国地理的动机 | 第49-50页 |
3.卫三畏认识中国地理的影响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