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融资租赁概论 | 第13-19页 |
第一节 融资租赁的产生与我国融资租赁的引进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多方面解读融资租赁的定义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对融资租赁内涵理解的几个误区 | 第15-19页 |
一、 融资租赁与租赁 | 第15-17页 |
二、 融资租赁与金融租赁 | 第17-18页 |
三、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 | 第19-23页 |
第一节 1981 年至 1987 年,迅速发展时期 | 第20-21页 |
第二节 1988 年至 1998 年,行业整顿时期 | 第21-22页 |
第三节 1999 年至 2003 年,法制建设时期 | 第22页 |
第四节 2004 年至今,恢复活力时期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的现状与历史沿革 | 第23-29页 |
第一节 我国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的现状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我国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 | 第24-29页 |
一、 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监管制度 | 第24-26页 |
二、 金融租赁公司监管制度 | 第26-28页 |
三、 内资试点融资租赁公司监管制度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国外融资租赁监管模式 | 第29-33页 |
第一节 政府监管与市场的关系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国外融资租赁监管模式分析 | 第30-33页 |
一、 市场调控模式 | 第30-31页 |
二、 适度监管模式 | 第31-32页 |
三、 严格监管模式 | 第32页 |
四、 国外监管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五章 我国融资租赁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3-39页 |
第一节 对国外融资租赁经验“生搬硬套”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对融资租赁的性质认识不统一,监管双规制 | 第34-35页 |
第三节 重审批、轻监管 | 第35-36页 |
第四节 缺乏配套措施及法律法规 | 第36-37页 |
第五节 缺乏法律授权 | 第37-39页 |
第六章 完善我国融资租赁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39-46页 |
第一节 从我国国情出发,构建政府引导型融资租赁监管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明确融资租赁的非金融性,构建适度型融资租赁监管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统一行业监管,构建功能性融资租赁监管 | 第41-43页 |
第四节 轻审批、重监管,强化对金融租赁公司监管 | 第43-44页 |
第五节 健全融资租赁立法体系,构建激励型融资租赁监管 | 第44-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