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监察、监督论文

论微博反腐背景下的政府回应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Contents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3-14页
     ·选题背景第13页
     ·选题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微博反腐与政府回应的理论阐释第18-27页
   ·微博反腐的内涵界定第18-19页
   ·政府回应的内涵界定第19-20页
   ·政府回应的理论依据第20-23页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0-21页
     ·治理与善治理论第21-22页
     ·服务型政府理论第22-23页
   ·微博反腐背景下亟待政府作出有效回应第23-27页
     ·微博反腐的“双刃剑”作用第23-25页
     ·微博反腐引起政府高度重视第25-26页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第26-27页
第三章 微博反腐背景下政府回应的现状第27-34页
   ·微博反腐背景下的政府回应第27-29页
     ·政府主动回应微博反腐舆论第27-28页
     ·政府被动回应微博反腐舆论第28-29页
   ·微博反腐背景下政府回应存在的问题第29-34页
     ·回应热点信息速度缓迟第29-30页
     ·回应互动透明度有待提高第30-31页
     ·回应网络民意态度欠诚恳第31-32页
     ·回应舆论方式缺乏创新第32-33页
     ·回应的法律规范层面尚待完善第33-34页
第四章 微博反腐背景下影响政府回应的原因分析第34-45页
   ·回应主体方面的原因第34-36页
     ·管理者回应意识薄弱滞后于现实要求第34-35页
     ·多层级行政组织结构影响政民互动畅通第35-36页
     ·应对网络突发事件非常态回应力不足第36页
   ·回应客体方面的原因第36-39页
     ·公民参与微博反腐程度不高第36-37页
     ·网络公民社会发展尚未成熟第37-38页
     ·社会公众对微博反腐持态度各异第38-39页
   ·回应内容方面的原因第39-42页
     ·微博举报信息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第39-40页
     ·微博反腐形式独特第40-41页
     ·反腐信息与民生问题相互交织第41-42页
   ·回应手段方面的原因第42-45页
     ·传统的政府回应方式满足不了公众诉求第42页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政府回应带来挑战第42-43页
     ·政府回应微博反腐舆情法律层面存在缺失第43-45页
第五章 微博反腐背景下实现政府有效回应的对策第45-56页
   ·树立回应理念,建立回应问责制第45-47页
     ·树立“以民为本”的回应理念第45-46页
     ·建立回应问责制第46-47页
     ·加大决策透明度提升回应力第47页
   ·建立舆情监控,规范引导舆论第47-50页
     ·建立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第48页
     ·规范微博管理引导微博反腐舆论第48-49页
     ·强化对微博反腐舆情回应的有效性第49-50页
   ·搭建沟通平台,畅通政民互动第50-53页
     ·开展微博问政第50-51页
     ·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第51-52页
     ·完善基层政府回应形式第52-53页
   ·提升技术水平,促进有效回应第53-56页
     ·提升政府回应技术水平第53-54页
     ·提高政府回应人员整体素质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的提升路径
下一篇: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路径选择--以广州市购买社区服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