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过去30年三江平原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1 绪论第8-1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1页
     ·国外研究进展第10页
     ·国内研究进展第10-11页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方法第11-13页
     ·数学模型法第11页
     ·生态承载力模型法第11-12页
     ·景观生态模型法第12-13页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第13-17页
   ·研究区概况第13-14页
     ·地理位置第13页
     ·自然概况第13-14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14页
   ·本文研究方案第14-17页
     ·研究内容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7页
3. 生态安全评价建模第17-25页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17-19页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17页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选择的概念框架第17-18页
     ·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18-19页
   ·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的获取第19-25页
     ·生态安全评价人文指标的获取第19-20页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中的景观指数第20-21页
     ·指标标准化方法第21-22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22-23页
     ·生态安全综合指标指数的计算第23-24页
     ·指标等级划分第24-25页
4. 三江平原生态安全评价第25-39页
   ·影像数据来源及处理第25-26页
   ·景观数据获取过程第26-28页
   ·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与分析第28-38页
   ·对策与建议第38-39页
5. 结论与展望第39-41页
   ·主要结论第39页
   ·主要特色与创新第39页
   ·展望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后记第43-4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春玉米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生态学稳定性评价研究
下一篇:《古诗十九首》对《诗经》的继承与创新--以思妇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