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龙门加工中心结构优化设计及快速仿真平台开发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机床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机床结构传统优化设计方法 | 第14-17页 |
·机床结构仿生设计方法与优化技术 | 第17页 |
·主轴系统热---力耦合分析与优化技术研究 | 第17-18页 |
·龙门加工中心结构优化设计快速仿真平台研究 | 第18页 |
·机床优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龙门加工中心设计与有限元仿真 | 第21-33页 |
·大型龙门加工中心设计 | 第21-22页 |
·龙门加工中心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2-24页 |
·整机的静力学分析 | 第24-26页 |
·静力学分析理论 | 第24-25页 |
·整机静力学分析 | 第25-26页 |
·整机模态分析 | 第26-30页 |
·动力学分析理论 | 第26页 |
·主要结合面参数的识别 | 第26-29页 |
·整机模态分析 | 第29-30页 |
·机床整机试验 | 第30-32页 |
·整机静刚度试验 | 第30-31页 |
·整机模态试验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大型横梁结构设计及多目标优化 | 第33-44页 |
·横梁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横梁结构的动静态特性分析 | 第34-35页 |
·横梁结构的优选 | 第35-38页 |
·动静态综合性能对比法 | 第35-36页 |
·横梁最优设计方案的确定 | 第36-38页 |
·横梁结构灵敏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 第38-43页 |
·横梁结构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38-42页 |
·横梁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 | 第42页 |
·横梁结构优化设计结果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龙门加工中心立柱结构设计及仿生优化 | 第44-55页 |
·立柱结构设计 | 第44-45页 |
·立柱有限元分析 | 第45-47页 |
·立柱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45页 |
·立柱的静力学分析 | 第45-46页 |
·立柱模态分析 | 第46-47页 |
·立柱结构仿生设计 | 第47-50页 |
·仿生设计思想 | 第47页 |
·银杏根系的构型规律 | 第47-48页 |
·立柱筋板布局的仿生设计方法 | 第48-49页 |
·立柱筋板结构仿生优化设计 | 第49-50页 |
·原型与仿生型立柱的对比研究 | 第50-53页 |
·立柱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 第50-51页 |
·立柱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主轴系统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 | 第55-69页 |
·主轴系统优化设计方案 | 第55页 |
·主轴系统静刚度分析 | 第55-58页 |
·主轴系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主轴系统约束与载荷的确定 | 第56-57页 |
·主轴系统静刚度分析 | 第57-58页 |
·主轴系统的动态分析 | 第58-62页 |
·主轴系统模态分析的边界条件 | 第58页 |
·主轴系统模态分析结果 | 第58-59页 |
·主轴系统的谐响应分析 | 第59-62页 |
·主轴系统的热力结构耦合分析 | 第62-65页 |
·主轴系统热分析边界条件的计算 | 第63-64页 |
·主轴系统的热力结构耦合仿真分析 | 第64-65页 |
·主轴结构优化设计 | 第65-67页 |
·建立主轴优化模型 | 第65-67页 |
·主轴结构优化结果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龙门加工中心快速仿真系统开发 | 第69-80页 |
·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69-70页 |
·系统开发环境 | 第70页 |
·VC++与ANSYS 嵌套技术 | 第70-75页 |
·创建进程方法 | 第71-72页 |
·ANSYS 与VC++ 6. 0 的接口函数 | 第72-74页 |
·APDL 批处理文本文件 | 第74-75页 |
·查看结果 | 第75页 |
·系统界面设计 | 第75-77页 |
·系统特点 | 第77-78页 |
·系统运行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80-82页 |
·本文总结 | 第80页 |
·研究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89页 |
附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