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0-28页 |
一 跟骨解剖学、生物力学、影像学研究 | 第10-13页 |
1. 跟骨解剖学 | 第10-11页 |
2. 跟骨生物力学研究 | 第11-12页 |
3. 跟骨影像学研究 | 第12-13页 |
二 病因、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三 临床分型 | 第14-16页 |
1. Essex-Lopresti分类法 | 第14页 |
2. Soeur分类法、Stephenson分类法 | 第14页 |
3. Paley分类法 | 第14页 |
4. Johnson分类法、East Wood分类法、ZWIPP分类法 | 第14-15页 |
5. Sanders分类法、Burdeaux分类法 | 第15-16页 |
四 诊断 | 第16页 |
五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进展 | 第16-25页 |
1. 手术时机的选择 | 第16-17页 |
2. 术前准备 | 第17-18页 |
3. 复位质量的判断 | 第18页 |
4. 骨缺损的处理 | 第18页 |
5. 手术入路 | 第18-20页 |
6. 治疗方法 | 第20-23页 |
7. 跟骨骨折的并发症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8-38页 |
一 临床资料 | 第28-34页 |
1. 一般资料 | 第28页 |
2. 临床数据资料 | 第28-29页 |
3. 病例选择 | 第29-30页 |
4. 治疗方法 | 第30-33页 |
5. 观察指标 | 第33-34页 |
6. 统计学方法 | 第34页 |
二 治疗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1. 两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统计学分析 | 第34-35页 |
2.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 第35页 |
3. 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B(o|¨)hler’s角及 Gissane’s角统计学分析 | 第35-37页 |
4. 分析总结 | 第37-38页 |
第二部分 讨论 | 第38-46页 |
1. 跟骨骨折的手术指征 | 第38页 |
2. 跟骨解剖特点与手术方法的关系 | 第38-39页 |
3. 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 | 第39页 |
4. 内固定材料的选择 | 第39-40页 |
5. 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 第40-41页 |
6. 并发症的防治 | 第41-42页 |
7. 中药的评价 | 第42-43页 |
8.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