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吸振动播种关键技术和针板式穴播机的相关研究设计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引言 | 第13-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精密播种装置国内外现状 | 第14-15页 |
| ·精密播种机的分类和限制因素分析 | 第15-16页 |
| ·精密播种机的分类 | 第15-16页 |
| ·穴盘育苗精密播种机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 ·振动气吸播种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振动播种理论 | 第19-39页 |
| ·种群“沸腾”振动理论 | 第19-21页 |
| ·为什么需要沸腾抛振 | 第19页 |
| ·沸腾抛振的充要条件 | 第19-21页 |
| ·种盘内种子的运动规律分析 | 第21-28页 |
| ·种盘振动系统振动机理 | 第21-22页 |
| ·单粒种子模型的运动分析 | 第22-25页 |
| ·种子层模型的受力运动分析 | 第25-28页 |
| ·种盘振动系统及响应的分析 | 第28-31页 |
| ·种盘振动系统力学分析 | 第28-30页 |
| ·种盘振动的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 ·种群“沸腾”抛振的离散元分析 | 第31-35页 |
| ·离散元分析理论 | 第31-32页 |
| ·种群离散元分析模型 | 第32-33页 |
| ·种群“沸腾”离散元分析结论 | 第33-35页 |
| ·振动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工作状态参数 | 第35-37页 |
| ·振动系统振动参数的设计 | 第35-36页 |
| ·振动系统工作参数的选择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气吸播种理论 | 第39-72页 |
|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 第39-43页 |
| ·针板式排种器 | 第39页 |
| ·计算流体动力学 | 第39-41页 |
| ·流体与流场的性质判定参数 | 第41-43页 |
| ·吸种机理与种子在流场中的动力学分析 | 第43-47页 |
| ·吸种过程的流体动力学原理 | 第43-44页 |
| ·种子在流场中的动力学分析 | 第44-47页 |
| ·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 | 第47页 |
| ·流场中种子的受力模型分析 | 第47-51页 |
| ·吸嘴口的流体动力学分析 | 第47-49页 |
| ·吸孔口的气固两相流动力学分析 | 第49-50页 |
| ·吸嘴口的籽粒受力 | 第50-51页 |
| ·种子吸附过程模型的建立 | 第51-53页 |
| ·气流分布状态 | 第51-52页 |
| ·极限压差 | 第52-53页 |
| ·吸种高度 | 第53页 |
| ·吸盘结构与吸种性能的关系 | 第53-64页 |
| ·真空气室与吸种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54-58页 |
| ·吸盘吸嘴与吸种性能间的关系 | 第58-64页 |
| ·吸嘴口流场与吸种性能的CFD数值仿真分析 | 第64-67页 |
| ·吸嘴口气流场的数学模型 | 第64-66页 |
| ·籽粒在流场中的运动轨迹和规律 | 第66-67页 |
| ·影响吸种性能的因素分析 | 第67页 |
| ·吸种过程的离散数值分析 | 第67-69页 |
| ·种子受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68页 |
| ·种群空间分布与吸种性能的关系 | 第68-69页 |
| ·吸种性能数值模拟试验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四章 播种机的设计分析 | 第72-86页 |
| ·设计方法 | 第72-74页 |
| ·播种机设计的模糊评价和价值工程分析 | 第72-73页 |
| ·播种机设计中TRIZ理论的应用 | 第73-74页 |
| ·种子的物料特性 | 第74-75页 |
| ·主要造林树种及花灌木 | 第74页 |
| ·林木容器育苗工艺 | 第74-75页 |
| ·林木穴盘精密播种机的设计分析 | 第75-85页 |
| ·总体选型设计 | 第75-78页 |
| ·吸盘设计 | 第78-79页 |
| ·种盘振动系统设计 | 第79-80页 |
| ·同步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80-81页 |
| ·吸盘摆动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第81-83页 |
| ·其它部分的设计 | 第83-85页 |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 ·结论 | 第86-87页 |
| ·展望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91-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详细摘要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