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6页 |
| ·PDP平板显示器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显示器件的发展现状 | 第11页 |
| ·PDP平板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 第11-14页 |
| ·真空紫外光激发的发光材料及其发光机理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真空紫外光激发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PDP用发光材料研究与其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 ·铝酸盐基发光材料在PDP显示中的研究进展 | 第18-24页 |
| ·BaMgAl_(10)O_(17):Eu~(2+)蓝色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 ·BaAl_(12)O_(19)::Mn~(2+)绿色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 ·其他铝酸盐基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24页 |
| ·选题意义与依据 | 第24-25页 |
| ·本论文结构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36页 |
| 第二章 实验 | 第36-42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36-38页 |
| ·实验药品与试剂 | 第36页 |
| ·实验仪器 | 第36-37页 |
| ·样品的制备方法 | 第37-38页 |
| ·样品的测试及表征方法 | 第38-40页 |
|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 | 第38-39页 |
| ·扫描电镜测试 | 第39页 |
| ·真空紫外-紫外荧光光谱 | 第39-40页 |
| ·计算分析软件 | 第40-42页 |
| ·CIE色度图 | 第40-41页 |
| ·电子结构计算分析软件-CASTEP程序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BaMgAl_(10)O_(17):Eu~(2+)蓝色发光材料的热劣化机理研究 | 第42-62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 ·不同气氛下热处理对BaMgAl_(10)O_(17):Eu~(2+)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43-53页 |
| ·物相与结构分析 | 第43-45页 |
| ·发光性能分析 | 第45-52页 |
| ·衰减曲线分析 | 第52-53页 |
| ·BaMgAl_(10)O_(17):Eu~(2+)中Eu~(2+)离子的格位占据与其热稳定性研究 | 第53-58页 |
| ·XRD相分析 | 第53-54页 |
| ·发光性能分析 | 第54-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第四章 BaMgAl_(10)O_(17):Eu~(2+)蓝色发光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62-86页 |
| ·引言 | 第62-63页 |
| ·S掺杂BaMgAl_(10)O_(17):Eu~(2+)蓝色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63-69页 |
| ·BaMgAl_(10)O_(17):Eu~(2+)的结构解析 | 第63-64页 |
| ·样品合成与物相分析 | 第64-66页 |
| ·发光性能分析 | 第66-69页 |
| ·Si-N掺杂BaMgAl_(10)O_(17):Eu~(2+),Mn~(2+)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69-81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实验与模拟计算 | 第69-70页 |
| ·物相分析 | 第70-72页 |
| ·形貌分析 | 第72-74页 |
| ·发光性能分析 | 第74-78页 |
| ·Si-N掺杂BaMgAl_(10)O_(17):Eu~(2+),Mn~(2+)中的能量传递机理研究 | 第78-81页 |
| ·结论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第五章 纳米BaMgAl_(10)O_(17):Eu~(2+)蓝色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 | 第86-112页 |
| ·引言 | 第86-87页 |
| ·实验部分 | 第87页 |
|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BaMgAl_(10)O_(17):Eu~(2+)蓝色发光材料的发光与热稳定性研究 | 第87-95页 |
| ·XRD分析 | 第87-88页 |
| ·形貌分析 | 第88-91页 |
| ·发光性能分析 | 第91-95页 |
| ·纳米级BaMgAl_(10)O_(17):Eu~(2+)蓝色发光材料的热劣化机理研究 | 第95-99页 |
| ·制备工艺对纳米级BaMgAl_(10)O_(17):Eu~(2+)蓝色发光材料生长的影响 | 第99-105页 |
| ·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对纳米BaMgAl_(10)O_(17):Eu~(2+)样品生长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 ·预烧温度对纳米BaMgAl_(10)O_(17):Eu~(2+)样品生长与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 ·结论 | 第105-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12页 |
| 第六章 BaAl_(12)O_(19):Mn~(2+)绿色发光材料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112-130页 |
| ·引言 | 第112-113页 |
| ·S掺杂BaAl_(12)O_(19):Mn~(2+)绿色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研究 | 第113-120页 |
| ·样品合成与物相分析 | 第113-115页 |
| ·发光性能分析 | 第115-119页 |
| ·BaAl_(12)O_(19):0.1Mn~(2+)余辉性能表征 | 第119-120页 |
| ·Si-N掺杂对BaAl_(12)O_(19):0.1Mn~(2+)发光性能的影响 | 第120-126页 |
| ·样品的合成与物相表征 | 第120页 |
| ·物相与形貌分析 | 第120-122页 |
| ·发光性能分析 | 第122-125页 |
| ·余辉性能分析 | 第125-126页 |
| ·结论 | 第126-1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7-13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3页 |
| ·主要结论 | 第130-132页 |
| ·不足与展望 | 第132-133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33-134页 |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