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格刑的反思和完善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资格刑的基本概述 | 第12-23页 |
第一节 资格刑的概念及特征 | 第12-16页 |
一、资格的概念及特征 | 第12-13页 |
二、资格刑的概念及特征 | 第13-16页 |
第二节 资格刑的历史演变 | 第16-18页 |
一、我国资格刑的演进 | 第16-17页 |
二、外国资格刑的演进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我国资格刑的立法现状 | 第18-23页 |
一、我国资格刑的立法模式 | 第18-19页 |
二、我国资格刑的种类 | 第19-23页 |
第二章 我国资格刑的反思 | 第23-28页 |
第一节 我国资格刑的积极作用 | 第23-24页 |
一、资格刑的否定评价作用 | 第23页 |
二、资格刑的限制、剥夺作用 | 第23-24页 |
三、资格刑的信誉保障作用 | 第24页 |
第二节 我国资格刑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一、资格刑的内容范围较小 | 第24-25页 |
二、资格刑的适用对象模糊 | 第25-26页 |
三、资格刑的适用方式缺乏针对性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资格刑的完善 | 第28-45页 |
第一节 我国资格刑刑种的立法完善 | 第28-38页 |
一、对已有资格刑进行修订 | 第28-32页 |
二、对未有资格刑进行增设 | 第32-38页 |
第二节 我国资格刑适用的立法完善 | 第38-45页 |
一、细化资格刑的适用标准 | 第38-40页 |
二、完善资格刑的适用制度 | 第40-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