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图索引 | 第9-11页 |
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黄土高原地貌及其演化的定量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景观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景观过程模型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前人研究总结 | 第18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第20-26页 |
·实验样区与实验数据 | 第20-23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0页 |
·实验样区选取 | 第20-22页 |
·实验数据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软件平台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实验平台 | 第23-2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DEM的坡面景观要素提取 | 第26-36页 |
·坡面景观的基本概念 | 第26页 |
·基于DEM的坡面景观要素提取 | 第26-35页 |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坡面景观要素提取方法 | 第26-28页 |
·尺度参数的确定 | 第28-32页 |
·坡面景观要素提取结果 | 第32-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坡面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 第36-51页 |
·景观指数选择 | 第36-38页 |
·景观指数选取 | 第36-38页 |
·基于景观指数的黄土高原坡面景观格局分析 | 第38-41页 |
·坡面景观指数分析的尺度效应和划区效应 | 第41-50页 |
·尺度效应 | 第41-44页 |
·景观指数的划区效应 | 第44-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坡面景观过程研究 | 第51-74页 |
·坡面形态组合曲线 | 第51-57页 |
·概述 | 第51页 |
·坡面形态组合曲线的构建 | 第51-53页 |
·坡面形态组合曲线与地貌发育 | 第53-57页 |
·坡面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 第57-63页 |
·4阶局部聚块样方协方差(4TLQC) | 第57-58页 |
·基于4TLQC的坡面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 | 第58-63页 |
·坡面景观动态变化模式初探 | 第63-72页 |
·实验数据 | 第63-66页 |
·地貌不同发育阶段的坡面景观指数变化分析 | 第66-69页 |
·地貌不同发育阶段坡面景观要素转化规律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69-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