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5-16页 |
第1章 “第六代”早期电影中的越轨者类型 | 第16-24页 |
·青年亚文化视阈下对“越轨者”内涵的界定 | 第16-17页 |
·社会学中对“越轨”的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青年亚文化视阈下对“越轨者”的界定 | 第17页 |
·“第六代”早期电影中的三种越轨者类型 | 第17-24页 |
·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越轨者 | 第18页 |
·违背道德准则的越轨者 | 第18-19页 |
·生活方式有悖于世俗常理的越轨者 | 第19-24页 |
第2章 “第六代”早期电影中越轨者的风格特征 | 第24-30页 |
·伯明翰学派的风格理论 | 第24-25页 |
·“第六代”早期电影中三种类型越轨者的风格特征 | 第25-30页 |
·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越轨者的风格特征 | 第25-26页 |
·违背道德准则的越轨者的风格特征 | 第26-28页 |
·生活方式有悖于世俗常理的越轨者的风格特征 | 第28-30页 |
第3章 “第六代”早期电影中越轨者形象的文化意义 | 第30-40页 |
·“第六代”早期电影中越轨者形象出现的文化成因 | 第30-35页 |
·“第六代”早期电影作品的诞生语境 | 第30-31页 |
·“第六代”导演早期电影创作所处的多元文化语境 | 第31-33页 |
·“第六代”导演的素养积淀 | 第33-35页 |
·“第六代”早期电影中越轨者形象的文化反叛意识 | 第35-40页 |
·越轨者在角色形象上的反叛——“青年”本位与泛青春化 | 第35-37页 |
·越轨者形象在电影观念上的反叛 | 第37-38页 |
·越轨者形象对主流文化的反叛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