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脱硫与固硫论文

NaClO2/NaClO复合吸收剂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8页
   ·研究背景第14-16页
     ·NaClO_2同时脱硫脱硝研究进展第14-15页
     ·NaClO 同时脱硫脱硝研究进展第15-16页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6-18页
     ·研究目的第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创新性第17-18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8-28页
   ·我国大气污染概况第18-19页
   ·大气污染控制现状第19-20页
   ·国内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0-28页
     ·烟气脱硫技术第20-21页
     ·烟气脱硝技术第21-23页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第23-28页
第三章 试验系统与研究方法第28-35页
   ·试验装置系统第28-31页
     ·脱硫脱硝装置介绍第28-29页
     ·烟气模拟系统第29-30页
     ·吸收液循环系统第30页
     ·吸收塔喷淋系统第30-31页
     ·在线监测系统第31页
   ·吸收剂的选择依据第31-32页
   ·试验分析方法第32-33页
     ·SO_2、NO 去除率计算方法第32页
     ·吸收液分析方法第32-33页
   ·试验步骤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四章 NaClO_2/NaClO 复合吸收剂脱硫脱硝一体化试验研究第35-46页
   ·次氯酸钠及亚氯酸钠单独脱硫脱硝第35-37页
     ·次氯酸钠单独脱硫脱硝第35-36页
     ·亚氯酸钠单独脱硫脱硝第36-37页
   ·亚氯酸钠浓度对复合吸收液脱硫脱硝率的影响第37-38页
   ·次氯酸钠浓度对复合吸收液脱硫脱硝率的影响第38-39页
   ·吸收液 pH 值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第39-40页
   ·烟气初始浓度对脱硫脱硝率的影响第40-42页
     ·SO_2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第40-41页
     ·NO 浓度对脱硫脱硝效率的影响第41-42页
   ·液气比对脱硫脱硝率的影响第42-43页
   ·反应温度对脱硫脱硝率的影响第43-44页
   ·稳定性试验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NaClO_2/NaClO 复合吸收剂脱硫脱硝一体化机理实验研究第46-58页
   ·机理实验研究第46-51页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46-47页
     ·离子测定方法及其原理第47-48页
     ·实验步骤第48-49页
     ·离子色谱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9-51页
   ·电极电势分析第51-52页
   ·亚氯酸钠/次氯酸钠复合吸收液脱硫脱硝机理第52-56页
     ·亚氯酸钠与次氯酸钠作用机理第52-54页
     ·复合吸收液脱硫脱硝过程反应机理第54-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六章 NaClO_2/NaClO 复合吸收剂同时脱硫脱硝反应热力学分析第58-66页
   ·热力学三大定律第58-59页
   ·化学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平衡常数与反应方向限度判据第59-60页
     ·化学反应标准吉布斯函数 G第59页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第59-60页
     ·化学反应方向和限度判据第60页
   ·热力学分析第60-64页
     ·化学反应标准吉布斯函数 G~0的计算第61-62页
     ·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K~0的计算第62页
     ·化学反应标准焓变的计算第62-63页
     ·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压P_(SO_2)、P_(NO)的计算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七章 NaClO_2/NaClO 复合吸收剂经济效益分析第66-68页
   ·复合吸收剂脱硫脱硝经济性分析第66-67页
     ·与单独 NaClO_2同时脱硫脱硝工艺比较第66-67页
     ·与单独 NaClO 同时脱硫脱硝工艺比较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第68-70页
   ·结论第68页
   ·建议第68-70页
图表目录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浙江毗邻海域生物体内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及对映体特征分析
下一篇:浙江省土壤与底泥中短链氯化石蜡环境浓度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