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蔬菜病虫害论文--白菜类病虫害论文--大白菜病虫害论文

白菜与十字花科黑腐病菌Ⅲ型效应物互作蛋白的筛选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8页
   ·白菜和十字花科黑腐病菌简介第13-14页
     ·白菜简介第13页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简介第13-14页
   ·植物病原菌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机理第14-17页
     ·植物免疫第14-15页
     ·植物PTI途径第15页
     ·植物ETI途径第15-16页
     ·植物病原菌与植物的易感性第16-17页
   ·Ⅲ型分泌系统第17-21页
     ·与Ⅲ型分泌系统相关的基因及蛋白第17-19页
       ·hrp基因和hrc基因第17-18页
       ·avr基因第18页
       ·效应物基因和R基因第18-19页
     ·Ⅲ型分泌系统第19-20页
     ·Ⅲ型效应物第20-21页
   ·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第21-27页
     ·细菌双杂交技术第21-22页
       ·细菌双杂交的原理及分类第21-22页
       ·细菌双杂交的特点第22页
     ·噬菌体展示技术第22-23页
     ·GST pull-down实验第23-24页
     ·免疫共沉淀(Co-IP)第24页
     ·酵母双杂交系第24-27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基本原理第25-26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第26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特点第26-27页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研究内容第2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7-28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8-50页
   ·质粒及菌株第28-29页
   ·引物第29-30页
   ·培养基和试剂第30-31页
   ·抗生素使用浓度第31页
   ·诱饵载体的构建第31-38页
     ·Xcc 8004总DNA的提取第31-32页
     ·外源片段扩增第32页
     ·pGBKT7诱饵质粒的构建第32-33页
     ·化学法转化到大肠杆菌DH5α第33-34页
       ·化学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3页
       ·化学法转化第33-34页
     ·阳性转化子的验证第34-35页
       ·大肠杆菌菌落PCR第34-35页
       ·双酶切验证第35页
     ·诱饵质粒的测序第35页
     ·诱饵载体转化入酵母Y187菌株第35-37页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第35-36页
       ·酵母感受态的转化第36-37页
       ·酵母菌落PCR验证第37页
     ·自激活检测第37页
     ·毒性检测第37-38页
   ·cDNA文库的构建第38-46页
     ·pGADT7-Rec SmaI单酶切质粒的大量制备第38-39页
     ·Xcc 8004侵染宿主白菜叶片总RNA的提取第39-40页
       ·Xcc 8004侵染宿主白菜叶片第39页
       ·侵染叶片总RNA的提取第39-40页
     ·mRNA的分离纯化第40-41页
     ·第一链cDNA的合成第41-42页
     ·第二链的扩增第42-43页
     ·第二链的纯化第43页
     ·cDNA文库的转化第43-44页
     ·cDNA文库的收获第44-45页
     ·cDNA文库的质量检测第45-46页
       ·cDNA文库转化效率第45页
       ·cDNA文库重组效率第45-46页
       ·cDNA文库滴度第46页
   ·酵母双杂交第46-47页
     ·诱饵质粒菌株Y187的制备第46页
     ·酵母双杂交第46-47页
   ·候选基因的筛选鉴定第47-50页
     ·阳性克隆的筛选第47页
     ·酵母AH109菌落PCR方法进行初筛第47页
     ·酶切验证第47页
     ·测序第47-48页
     ·诱饵质粒和相应的文库质粒进行一对一的回转验证第48页
     ·阳性克隆子的β-半乳糖苷酶活的测定第48-49页
     ·阳性克隆子序列的分析第49-50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50-72页
   ·pGBKT7融合质粒的构建第50-51页
     ·外源片段扩增第50页
     ·pGBKT7融合质粒第50-51页
     ·pGBKT7融合质粒测序第51页
   ·诱饵载体转化入酵母Y187菌株的自激活检测第51-52页
   ·诱饵载体转化入酵母Y187菌株的毒性检测第52-53页
   ·cDNA文库的构建第53-55页
     ·侵染叶片总RNA的提取及mRNA的分离纯化第53-54页
     ·第一链cDNA的合成和第二链的扩增第54-55页
   ·Xcc 8004侵染宿主白菜cDNA文库的质量检测第55-57页
   ·候选基因的筛选鉴定第57-61页
     ·酵母双杂交结果第57页
     ·阳性克隆的筛选第57-58页
     ·酵母菌落PCR方法初步排除重复的克隆子第58-60页
     ·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文库质粒进行进一步鉴定第60-61页
   ·插入片段测序第61-63页
   ·诱饵质粒与相应文库质粒一对一的回转验证第63-66页
   ·阳性克隆子的β-半乳糖苷酶活的测定第66-67页
   ·靶标序列的生物学分析第67-72页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第72-77页
   ·研究内容总结第72-73页
   ·候选靶蛋白和Ⅲ型效应物相互作用的分析第73-75页
   ·关于候选蛋白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8页
附录第88-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斜纹夜蛾对氟虫双酰胺及其混剂的抗性风险评估
下一篇:基于高通量测序鉴定金煌杧软鼻病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