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前言 | 第13-26页 |
·绿肥还田研究进展 | 第13页 |
·植物根际和根内生细菌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植物内生微生物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传统可培养(Culture-dependent)方法 | 第14-15页 |
·非培养(Culture-independent)方法 | 第15页 |
·植物内生细菌促生功能多样性 | 第15-18页 |
·直接促使植物生长功能 | 第16页 |
·对病原菌的拮抗功能 | 第16-17页 |
·固氮功能 | 第17-18页 |
·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18-22页 |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第18页 |
·表型多样性和分类 | 第18-20页 |
·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20-22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特色与创新 | 第24-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42页 |
·试验材料 | 第26-30页 |
·样品采集地点描述 | 第26页 |
·水稻根样品采集 | 第26页 |
·培养基 | 第26-28页 |
·酶、试剂及参比菌株 | 第28-29页 |
·盆栽材料 | 第29页 |
·分析软件 | 第29页 |
·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42页 |
·水稻根表面灭菌 | 第30页 |
·内生细菌数量测定及菌株分离 | 第30页 |
·可培养功能菌株初筛 | 第30-31页 |
·功能菌株复筛 | 第31-32页 |
·功能菌株促生实验 | 第32-33页 |
·可培养内生细菌的DNA提取 | 第33页 |
·可培养内生细菌16S rDNA片段PCR扩增 | 第33-34页 |
·扩增片段的限制性酶切ARDRA分型 | 第34页 |
·可培养内生细菌多样性分析 | 第34页 |
·可培养菌株16S rDNA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34-35页 |
·新类群ZYY136菌株鉴定 | 第35-38页 |
·水稻根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 第38页 |
·水稻根内生细菌16S rDNA的PCR扩增及PCR产物纯化 | 第38-39页 |
·内生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构建 | 第39-40页 |
·内生古菌PCR扩增及克隆文库构建 | 第40-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78页 |
·水稻根内生细菌数量分布状况 | 第42页 |
·促生功能菌株初筛 | 第42-47页 |
·溶磷能力测定 | 第42-43页 |
·产铁载体能力测定 | 第43-44页 |
·分泌植物生长激素能力测定 | 第44-47页 |
·促生功能菌株复筛 | 第47-51页 |
·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第47-48页 |
·固氮酶活性测定 | 第48-51页 |
·功能菌株筛选结果 | 第51页 |
·功能菌株促生能力评价 | 第51-52页 |
·大试管及盆栽水稻促生能力评价 | 第51-52页 |
·与紫云英豆科植物结瘤试验 | 第52页 |
·可培养内生细菌DNA的提取和16S rDNA片段PCR扩增 | 第52页 |
·扩增片段的ARDRA酶切分型分析 | 第52-54页 |
·可培养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 第54页 |
·可培养菌株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 第54-58页 |
·根瘤菌属新种ZYY136的描述 | 第58-68页 |
·菌株ZYY136的形态特征 | 第58页 |
·菌株ZYY136唯一碳、氮源利用 | 第58-60页 |
·菌株ZYY136全细胞脂肪酸成分分析 | 第60页 |
·ZYY136菌株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 | 第60-61页 |
·ZYY136菌株BOX-PCR指纹图谱分析 | 第61-62页 |
·菌株ZYY136的16S rDNA全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62-63页 |
·菌株ZYY136持家基因序列分析 | 第63-68页 |
·菌株ZYY136鉴定结果 | 第68页 |
·水稻根总DNA的提取 | 第68-69页 |
·内生细菌16S rDNA片段的PCR扩增 | 第69-70页 |
·内生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构建及序列分析 | 第70-71页 |
·内生细菌16S rDNA克隆文库的评价 | 第71-75页 |
·Coverage C值及rarefaction curve | 第71页 |
·水稻根内生细菌多样性比较分析 | 第71-72页 |
·水稻根内生细菌群落系统发育学比较分析 | 第72-75页 |
·可培养和非培养方法水稻根内生细菌菌群数量比较分析 | 第75-76页 |
·纲水平菌群比较分析 | 第75页 |
·优势种属比较分析 | 第75-76页 |
·内生古菌克隆文库构建及序列分析 | 第76-78页 |
·内生古菌的PCR扩增 | 第76页 |
·内生古菌克隆文库构建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76-78页 |
4 讨论 | 第78-80页 |
5 结论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附录 | 第89-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