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三、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四、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一) 创新点 | 第17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资源开发利益冲突和利益共享的经济学解释 | 第18-26页 |
一、 资源开发外部性理论 | 第18-22页 |
(一) 资源开发的外部性分类 | 第18-19页 |
(二) 资源开发负外部性内部化理论 | 第19-22页 |
二、 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理论 | 第22-26页 |
(一) 社区共管理论 | 第22-23页 |
(二)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3页 |
(三) 环境公平理论 | 第23-24页 |
(四)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 第26-33页 |
一、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分配现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 第26-28页 |
(一)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利益分配现状 | 第26页 |
(二) 地方政府和企业间利益分配现状 | 第26-27页 |
(三) 企业和当地居民间利益分配现状 | 第27-28页 |
二、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分配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一) 利益主体间收益分配不平衡 | 第28-31页 |
(二) 政府内部收益分配不平衡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原因分析 | 第33-42页 |
一、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具体原因 | 第33-38页 |
(一) 从宏观层面分析 | 第33-37页 |
(二) 从微观层面分析 | 第37-38页 |
二、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传导机制分析 | 第38-42页 |
(一)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38-40页 |
(二)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冲突的形成机制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民族地区实现资源开发利益共享途径分析 | 第42-65页 |
一、 实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意义 | 第42-43页 |
二、 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博弈分析 | 第43-53页 |
(一) 中央和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 | 第43-46页 |
(二) 地方政府和资源开发企业间利益关系 | 第46-50页 |
(三) 资源开发企业和当地居民间利益关系 | 第50-53页 |
三、 实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具体途径 | 第53-65页 |
(一) 从中央政府角度出发 | 第53-59页 |
(二) 从地方政府角度出发 | 第59-62页 |
(三) 从企业角度出发 | 第62-63页 |
(四) 从当地居民角度出发 | 第63-65页 |
第六章 建立维护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共享的保障机制 | 第65-69页 |
一、 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 | 第65-66页 |
二、 建立市场化的资源产权转移制度 | 第66-67页 |
三、 建立有效的资源开发补偿性制度 | 第67页 |
四、 创新投资收益分配制度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