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地区农村住宅现状分析及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引言 | 第11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农村住宅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介绍 | 第14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14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14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14页 |
·本文研究方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层次分析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5页 |
·灰色关联分析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调研地区住宅概况统计分析 | 第17-31页 |
·引言 | 第17页 |
·调研概况 | 第17-18页 |
·调研目的 | 第17页 |
·调研方式及内容 | 第17页 |
·住宅安全等级划分标准 | 第17-18页 |
·主要破损特征分析 | 第18-21页 |
·生土结构 | 第18-19页 |
·木结构 | 第19-20页 |
·砖混结构 | 第20页 |
·砖木结构 | 第20-21页 |
·调研数据分析 | 第21-29页 |
·农户类型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危房率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建造年代统计分析 | 第23-25页 |
·结构形式统计分析 | 第25页 |
·抗震构造措施和节能措施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建筑材料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住宅主要破损特征统计 | 第27-28页 |
·危房数分布年代分析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区域住宅安全等级评价方法研究 | 第31-51页 |
·引言 | 第31页 |
·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31页 |
·评价方法介绍 | 第31-33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1-32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32-3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50页 |
·指标的确定 | 第33-34页 |
·调研说明 | 第34页 |
·判断矩阵的构造 | 第34-36页 |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36-37页 |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37-38页 |
·模糊评价 | 第38-46页 |
·各个行政村对所属县住宅安全等级影响权重 | 第46-49页 |
·各个县住宅安全现状的对比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研究 | 第51-70页 |
·引言 | 第51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51-53页 |
·区域住宅安全状况评价流程 | 第53-54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3页 |
·评价方法计算过程 | 第53-54页 |
·金家村实例应用 | 第54-57页 |
·调研数据分析 | 第54页 |
·计算指标权重 | 第54-55页 |
·计算各指标的关联度 | 第55-57页 |
·金家村住宅综合安全等级 | 第57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页 |
·其他调研地区住宅现状分析 | 第57-68页 |
·临澧县住宅现状 | 第57-60页 |
·泸溪县住宅现状 | 第60-64页 |
·宜章县住宅现状 | 第64-68页 |
·三个县住宅现状的对比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