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当代人的精神生活物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引言第8-9页
一、 精神生活的基本理论第9-15页
 (一) 精神的含义第9页
 (二) 精神生活的本质第9-11页
  1. 精神生活是人类独特的存在方式第9-10页
  2. 精神生活是人自由自觉活动的本质体现第10-11页
 (三) 精神生活的特征第11-13页
  1. 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超越性第11-12页
  2. 精神生活的主体性第12-13页
 (四) 精神生活的产生机制第13-15页
  1. 精神生活产生的客观机制第13页
  2. 精神生活产生的主体依据第13-15页
二、 当代人精神生活的物化及表现第15-20页
 (一) 物化与精神生活的物化第15-17页
  1. 物化第15-16页
  2. 精神生活的物化第16-17页
 (二) 当代人精神生活物化问题的表现第17-20页
  1. 精神生活摆脱神性和理性的束缚而出现外在物质依附化倾向第17-18页
  2. 精神生活丧失内在丰富性而呈现单向度第18-19页
  3. 精神生活意义性的丧失而使人的精神生命呈现出各种病理状态第19-20页
三、 当代人精神生活物化的根源与扬弃第20-29页
 (一) 当代人精神生活的物化问题根源第20-23页
  1.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状况第20页
  2. 商品拜物教对当代人精神生活的物化侵蚀第20-21页
  3. 当代科技通过工业体系的标准化导致了精神生活个性的丧失第21-22页
  4. 消费主义文化及文化工业对人的精神生活的影响第22-23页
 (二) 对精神生活物化问题的扬弃第23-29页
  1. 克服异化,实现人的类本质的彻底解放第23-24页
  2.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第24-25页
  3. 内在超越的崇高精神生活境界第25页
  4. 个体性与社会性协调发展第25-27页
  5. 个性化和全面丰富的精神生活样式第27-29页
结论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第32-34页
后记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秦黄老之学政治思想研究
下一篇:从“理论主义”到“实践高于理论”—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