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45大H型钢抗层状撕裂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 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 ·课题的背景 | 第13-14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14-15页 |
|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课题难点 | 第16页 |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抗层状撕裂性能影响因素 | 第19-35页 |
| ·抗层状撕裂钢简介 | 第19-20页 |
| ·钢中化学成分的主要作用 | 第20-24页 |
| ·钢中基本元素的作用 | 第20-21页 |
| ·钢中微合金元素的作用 | 第21-23页 |
| ·硼在钢中的作用 | 第23-24页 |
|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分类 | 第24-26页 |
| ·按化学成分分类 | 第24-26页 |
| ·塑性变形能力分类 | 第26页 |
| ·夹杂物的影响 | 第26-30页 |
| ·夹杂物的种类与Z向性能关系 | 第26-29页 |
| ·夹杂物等级与Z向性能关系 | 第29-30页 |
| ·二相粒子的影响 | 第30-33页 |
| ·二相粒子形状与位错的交互作用 | 第30-31页 |
| ·二相粒子对奥氏体晶粒的影响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显微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 | 第35-45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试验钢化学成分 | 第35-36页 |
| ·取样 | 第36-38页 |
| ·金相取样 | 第36-37页 |
| ·力学性能测试取样 | 第37-38页 |
| ·金相组织分析 | 第38-41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1-43页 |
| ·试验步骤 | 第41-43页 |
|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夹杂物及二相粒子分析 | 第45-57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夹杂物分析 | 第45-52页 |
| ·夹杂物显微分析 | 第45-46页 |
| ·夹杂物等级评定 | 第46-48页 |
| ·夹杂物成分分析 | 第48-51页 |
| ·夹杂物分析小结 | 第51-52页 |
| ·二相粒子分析 | 第52-56页 |
| ·微量元素Ni分析 | 第52-53页 |
| ·微合金化元素Nb、B分析 | 第53-55页 |
| ·二相粒子分析小结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 附录 | 第59-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