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论唐代咏侠诗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言第11-14页
第一章 侠的起源、演变、以及内涵第14-28页
 一、侠的历史缘起第15-19页
  (一) 自然社会因素第17-18页
  (二) 政治社会环境第18-19页
  (三) 自我意识觉醒第19页
 二、侠的演变第19-24页
  (一) 游侠时代第20-21页
  (二) 文侠时代第21-22页
  (三) 武侠时代第22-24页
 三、侠的内涵第24-28页
第二章 唐代咏侠诗的范围界定以及创作第28-49页
 一、唐代咏侠诗的范围界定第28-33页
 二、唐代咏侠诗的创作第33-49页
  (一) 初唐(公元618—716 年)第33-37页
  (二) 盛唐(公元717—766 年)第37-42页
  (三) 中唐(公元766—838 年)第42-45页
  (四) 晚唐(公元836—907 年)第45-49页
第三章 行侠源流——唐代咏侠诗兴盛的原因第49-64页
 一、朝廷君臣与民间士子的崇侠尚义第49-52页
 二、商品经济与都市文化的双重效应第52-54页
 三、漫游风气与科举求名的功利需要第54-57页
 四、胡风东渐与民族融合的相互激荡第57-60页
 五、思想开放与观念突破的兼容并包第60-64页
第四章 唐代咏侠诗中的“少年”第64-85页
 一、少年行侠原因以及侠风概述第64-67页
 二、侠骨飘香——少年侠客群像第67-75页
  (一) 权贵侠少:锦衣鲜华手擎鹘,闲情气貌多轻忽第67-68页
  (二) 富豪侠少: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第68-69页
  (三) 边塞侠少:麒麟殿前拜天子,走马为君西击胡第69-71页
  (四) 禁军侠少: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第71-73页
  (五) 市井侠少:五凤街头闲勒辔,半垂袖衫揖金吾第73-75页
 三、剑归何处——少年阳刚之气的表现意象第75-80页
  (一) 美酒: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第75-77页
  (二) 宝马: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第77-78页
  (三) 玉剑:一言不合龙額侯,击剑拂衣从此弃第78-80页
 四、侠者无疆——少年的行侠环境第80-85页
  (一) 疆场与猎场:斗鸡过渭北,走马过关东第80-81页
  (二) 酒楼与青楼:然诺杯酒间,泰山心不移第81-83页
  (三) 都市与荒郊:挥剑邯郸市,走马梁王苑第83-85页
结语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1页
附录1 唐代咏侠诗一览表第91-100页
附录2 唐代主要咏侠诗人大事年表第100-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语堂的孔子观
下一篇:《密洛陀》的程式与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