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梅村体及其影响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梅村其人及其梅村体体式界定 | 第10-18页 |
一、梅村的心路历程 | 第10-15页 |
(一) 明臣时期 | 第10-13页 |
(二) 遗民时期 | 第13-14页 |
(三) 仕清时期 | 第14-15页 |
二、梅村体体式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梅村体选材 | 第18-28页 |
一、无为者形象 | 第18-22页 |
(一) “水天闲话天家事”——沦丧者形象 | 第18-20页 |
(二) “红粉飘零我忆卿”——乱世佳人的悲歌 | 第20-22页 |
二、有为者形象 | 第22-28页 |
(一) “清史谁人哭藓碑”——忠良形象 | 第22-24页 |
(二) “竟一钱不值何须说”——贰臣形象 | 第24-26页 |
(三) “征南上客擅纵横”——歌儿舞女形象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梅村体的特征 | 第28-40页 |
一、诗史特征 | 第28-32页 |
(一) 事征俱实 | 第30-31页 |
(二) 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 第31-32页 |
二、结构特征 | 第32-34页 |
三、语言特征 | 第34-40页 |
(一) 音乐美 | 第34-36页 |
(二) 内涵美 | 第36-38页 |
(三) 色彩美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梅村体的影响 | 第40-52页 |
一、明末清初 | 第40-43页 |
二、乾嘉时期 | 第43-46页 |
三、清末民初 | 第46-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