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含量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研究背景 | 第7-11页 |
·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制度的出台背景 | 第7-9页 |
·新准则对现行披露制度的挑战 | 第9-10页 |
·中、外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原则性分歧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1-13页 |
·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会计盈余信息含量 | 第14-16页 |
·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研究方法回顾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19-26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2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2-26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和样本 | 第26-32页 |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样本选择 | 第27-28页 |
·研究设计 | 第28-32页 |
第五章 实证检验结果 | 第32-39页 |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32-35页 |
·事件研究法回归分析 | 第35-39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39-45页 |
·研究结论 | 第39-40页 |
·政策建议 | 第40-42页 |
·现行制度主要缺点 | 第40-41页 |
·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分类和报告原则的建议 | 第41-42页 |
·研究局限 | 第42-43页 |
·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附录:样本上市公司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中文摘要 | 第51-54页 |
ABSTRACT | 第54-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