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言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 第10-11页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 | 第11页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 | 第11页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监管制度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监管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15-18页 |
·构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监管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公共利益论 | 第15页 |
·"寻租"理论 | 第15页 |
·"市场失灵"理论 | 第15-16页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 第16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16页 |
·政治经济环境影响 | 第16页 |
·外部效应 | 第16页 |
·构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监管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16-18页 |
·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本身的性质分析 | 第16-17页 |
·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的社会效应分析 | 第17页 |
·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管理中的特殊性分析 | 第17-18页 |
第3章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构成及成因分析 | 第18-26页 |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面临的主要风险 | 第18-21页 |
·制度层面的风险 | 第18-19页 |
·投资运营层面的风险 | 第19-20页 |
·管理层面的风险 | 第20-21页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1-26页 |
·宏观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影响 | 第21-22页 |
·制度设计的缺陷 | 第22-23页 |
·监管体制混乱,缺乏监督制衡 | 第23-24页 |
·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 | 第24-25页 |
·法制管理的缺失 | 第25-26页 |
第4章 国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监管现状与经验借鉴 | 第26-30页 |
·国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监管发展状况 | 第26-28页 |
·智利:私营化的基金管理模式 | 第26-27页 |
·新加坡:集中管理的公积金模式 | 第27-28页 |
·国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监管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0页 |
·多种基金投资渠道,保持基金的高效运营 | 第28页 |
·完善的基金监管法律体系是监管的强有力依据 | 第28-29页 |
·培育高效率的基金管理机构 | 第29页 |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化简减低风险 | 第29-30页 |
第5章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监管制度的构建 | 第30-40页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监管制度的组织体系 | 第30-33页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宏观层监管 | 第30-31页 |
·政府主管部门的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中观层监管 | 第31-32页 |
·运营机构的内部监管——微观层监管 | 第32-33页 |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监管的制度设计 | 第33-37页 |
·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预警系统 | 第33-35页 |
·强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控制体系 | 第35-36页 |
·引入风险补偿保障机制 | 第36-37页 |
·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风险监管制度的配套措施 | 第37-40页 |
·加强立法监督 | 第37页 |
·做实"空账" | 第37-38页 |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 第38页 |
·完善稽核监督的会计工作制度 | 第38-39页 |
·培养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监管人才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