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选通水下成像技术中的目标三维重现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课题背景和研究目标 | 第7-10页 |
·课题背景 | 第7-9页 |
·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0-11页 |
2 微光水下成像技术 | 第11-24页 |
·微光水下成像相关理论 | 第11-15页 |
·水下辐射衰减特性 | 第11-12页 |
·水下辐射的散射 | 第12-13页 |
·水下成像系统的后向散射模型 | 第13-15页 |
·水下成像主要技术 | 第15-20页 |
·距离选通技术 | 第15-17页 |
·激光助视技术 | 第17-19页 |
·微光像增强技术 | 第19-20页 |
·循环步进延时距离选通系统 | 第20-24页 |
·循环步进延时同步控制模块 | 第20-22页 |
·距离选通水下成像探测结果 | 第22-24页 |
3 三维数据的体视化 | 第24-30页 |
·体数据的定义 | 第24页 |
·三维图像重建的总体框架 | 第24-26页 |
·体数据预处理 | 第26-27页 |
·体数据的分割和分类 | 第26页 |
·断层图像之间的匹配和插值 | 第26-27页 |
·直接体视 | 第27-30页 |
·直接体视算法步骤 | 第27-28页 |
·视见变换 | 第28页 |
·明暗计算 | 第28-30页 |
4 水下图像的预处理 | 第30-36页 |
·同态滤波 | 第30-33页 |
·照度—反射模型 | 第30-31页 |
·同态滤波步骤 | 第31页 |
·同步滤波函数形式 | 第31-32页 |
·实验效果 | 第32-33页 |
·目标分割 | 第33-35页 |
·阈值分割法 | 第33-34页 |
·掩模法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5 距离选通水下成像目标的三维显示 | 第36-51页 |
·三维显示的发展现状 | 第36-38页 |
·发达国家著名研究成果 | 第37页 |
·MRI图像的三维显示 | 第37-38页 |
·基于3ds max建模的多帧图像三维空间放置 | 第38-40页 |
·基于MC法的三维显示 | 第40-41页 |
·MC法简介 | 第40页 |
·目标对象的等值面显示 | 第40-41页 |
·基于光线投射法的三维显示 | 第41-49页 |
·光线投射法原理 | 第41-43页 |
·颜色与阻光度赋值 | 第43-44页 |
·阻光度模型 | 第44页 |
·图像合成 | 第44-45页 |
·实验效果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